办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让生命因成长而幸福!云端探校走进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想了解家门口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和文化底蕴吗?想知晓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何设置吗?想知道优秀学子的成长路径吗……槐荫区教体局开设“云端探校”栏目,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学校寻求答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
森林是树木生长的地方,
是蕴含着生机与希望的地方。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让生命因成长而幸福”的办学理念,正包含着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与无限热爱,孕育着教育的生机与希望……
学校在槐荫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秉承山东师范大学“厚重、大气、开放、包容”的精神,快速成长为一所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资源优质的窗口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家校共育创新实验校,山东省基础教育国际化建设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山东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新优学校,济南市“百佳”家委会,济南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示范校,济南市地理学科教研示范校,济南市优秀少先队集体,槐荫区教育系统特别贡献奖,槐荫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槐荫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数百师生荣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等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项……学校办学水平和家长满意率逐年攀升。
“兼容并包,文化再造”,以文化引领促学校深度融合
学校在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办有生命温度的教育”文化引领下,不断推进文化深度融合,吸收原有文化的精髓,提炼核心价值与文化。在深入探索研究下,确定了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校训,积极营造“崇尚民主、崇尚科学”的校风,“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的教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风,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办“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的学校办学文化体系。
在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不断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推动学校尽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硬实力”的提升转向学校“软实力”的内涵发展。在原济南第三十七中学及合并的两所小学的理论实践基础上,学校梳理出更加适合槐荫区实验学校发展的六大主题类别的145项常规要求现代学校制度,真正实现了依法依规治校。
学校创新管理模式,年级主任负责制的推行为学校管理注入新活力,高频度的级部调度会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特色,通过项目书的签订,凝聚团队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为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构筑成长平台。
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慧学课堂实现优质轻负
为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学校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以九年一贯制整体教学为出发点,进行基于“小组合作”探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两年间,槐荫区教育与体育局和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共同投资为中学部24个班配备智慧环境下教与学平台,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构建数据驱动下问题导向的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人人用资源、人人用数据、人人用空间,围绕教师教学创新力、学生学习力提升、校本资源库建设等主要任务,聚焦课堂,变革教学,以信息技术助力师生全面成长,最终实现不同层级学生的同步提升。
小学部以九年一贯制整体教学为出发点,推进“4321”慧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落地。学校构建了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汇报展示”为特征的小学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在1-2年级初步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雏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4年级逐步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6年级则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着力打造“生命成长”课程体系,让课程建设“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被看见,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点亮。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槐荫区实验学校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制定了符合学校发展愿景、契合学校办学实际的课程建设发展规划,旨在课程的引领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形成了以基础课程为树根、生长课程为树干、拓展课程为树冠的树状课程发展体系。
基础课程就如同“树根”,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根基,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为生命成长奠基,为课程建设固本。
生长课程如同“树干”,团队交往课程、仪式成长课程、研学励志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家校共育课程、主题节日课程等,为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形成保驾护航。
拓展课程则如“树冠”,从生命的温度、亮度、厚度、深度、力度、高度、气度和广度八个维度建设“人文素养、艺体技能、学科延伸、科技创新、劳动实践、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地域文化”八大课程。突出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具自主个性的发展。
学科课程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全学科渗透”和目标定位,形成九个年级纵向衔接、各个学科横向贯通、课内外深度融合、家庭学校社区和谐共振的全环境立德树人。
以幸福公社为依托,培养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学校一直将雷锋精神作为校魂,坚持把“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定位于学校德育的起点和终点。目的是用雷锋的“幸福观”贯通课堂教学和德育阵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以雷锋精神为因子,为学生筑牢思想道德的根基;以新时代雷锋为标杆,帮助学生树立雷锋式的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学校把象征微型社会的“公社”概念搬进校园,从入学的第一天起,给每个实验学子发放“幸福公社”专属身份证和社员公约。设立“锋蜜”印务局、“锋粉”宣讲团、“锋迷”小作协、“螺丝钉”服务队、“锋尚”帮帮团、“锋范”寻访团、“锋秀”文创局七大运营组织,模拟不同的社会化场景,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纳入“幸福公社”情境当中。活泼生动的动态评价过程,让幸福公社的每一个板块和空间都充满了趣味和生长的力量,“追锋”的少年们在这里找寻自己幸福成长的密码,倾听自己幸福成长的拔节声。
槐荫区围绕“教育强区”建设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稳步迈进。槐荫实验学校定会奋勇向前,努力激发更多创造力,用全部力量,办好家门口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家庭在省会“西兴”中体验更多“幸福感”。(记者 冯子莹)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