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清河实验小学:“三字育人”育时代新人
济南市清河实验小学学生手持写有“三字育人”的书法作品。
行走在济南市清河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学生三五成群地迎面走来,笑意盈盈,热情地向记者问好。他们阳光、自信、有礼貌,这正是学校“三字育人”的成果展现。
“学生成长是大事!”校长郭元福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三字育人”课程体系,以“高度”构建学科育人格局,以“广度”激活五育融合动能,以“新度”打造跨学科教学模式。他表示,学校的目标就是通过“细如水”的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磅礴理想气概、绵弱微达细腻情怀的“若水少年”。
“三字育人”课程体系
让学校育人有目标
在清河实验小学,“字”在每一位师生心中,都分量十足。
校长的办公桌上,厚厚的两摞田字格本整齐摆放着,一摞是老师的练字本,一摞是学生“练字能手”的优秀作品。在他看来,字是人的第二形象,涵盖了人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练字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从“字品”到“学品”到“人品”的发展过程。
每学期,校长郭元福都会将全校1500余位学生的生字本收上来,分为5个段位考核,一本本进行批阅。不仅学生要练字,老师每周也要交一份书法作业,由他亲自批阅。“笔画开始和结束时尽量不出现痕迹过重的情况”“字形很舒展,也有力量”……批注旁,是学生刚劲有力的字形和老师多种字体的书法作业。
书写是途径,育人是目标。在10多年的坚持下,学校近年来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从多元维度入手,打造“三字育人”课程体系,以汉字、数字、字母为载体,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为主线,将学校课程理念与国家政策进行融合。
郭元福介绍,汉字教学注重书写规范与文化传承,通过“汉字溯源”课程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培根铸魂”德育目标;数字教学聚焦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数字魔法”课程群,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响应“数字中国”战略需求;字母教学则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借助“字母国际”课程群,拓展国际视野,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理念。
“三脉七维”课程框架
实现学科深度融合
通过“三脉七维”课程框架,“三字育人”成为清河实验小学的特色品牌课程。
在这所学校,《山海经》不再是以节选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个载体,成为“汉字溯源”课程群中的一例。秉持“汉字文化+神话探秘+学科融合”的核心理念,骨干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创作:绘画创作环节,围绕《山海经》神兽进行艺术表达,用斑斓色彩描绘心中的神话形象,让古老文字转化为鲜活的视觉生命力;科学探秘时,结合地图与图片,探究书中记载的奇特地理景观,通过“地图寻宝”标注景观位置、书写汉字地名,在古今对比中思考地理变迁;手工制作课上,动手打造神话场景立体模型、山海神兽面具等作品,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此外,在汉字探秘环节,学生还深入研究字形演变,以汉字为灵感创作新故事,或用黏土重塑汉字结构,以直观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而“数字”作为科学的语言,通过运算和建模、探索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字母”作为国际通用符号系统,通过运用和理解、组合和创新,可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在这所学校里,“三字育人”理论与学科育人目标正在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郭元福说。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梦雯   编辑:田艳敏 值班主任: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