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班级周报》开启师生新的故事
叮铃铃……下课了。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二年级二班的同学们跑出教室,一下子围拢在班级走廊展板前,一个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我看看!”“让我看看!”“上周我的故事可精彩了,肯定有我的作品!”……原来,当天是孩子们最期盼的《班级周报》新鲜出炉的日子。
升入二年级以来,孩子们学习难度增大,尤其是升级版的“写话”,对个别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拦路虎”。该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武茂文有办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武茂文接触到了管建刚老师作文系列丛书后忽然发现,原来作文也可以这么想、这么教,孩子们畏之如虎的作文也可以这么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眼界拓宽了,她立刻找来管建刚的周报做参考,搜集图片,设计版面,然后加入二班的班徽、口号,二(2)班专属周报框架完成了。内容呢?当然要发动群众,依靠可爱的孩子们来补充了。于是,班级屏幕上展示了第一期《班级周报》的四个版面,然后问同学们:“漂亮吗?”“漂亮!”“是啊,版面很漂亮,可是这些空白有些可惜啊,大家愿意一起补充吗?”“愿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着,小脸激动地通红。伯乐实验学校二(2)班的《班级周报》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下正式起航了。
武茂文说,《班级周报》分为四个版面,根据一周的重大节日、时令节气和孩子们具体的投稿情况,设置了“我们的节日”“笔墨丹青”“日记日记”“写写画画”“谈天说地”等版块,同学们在《班级周报》里了解了“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知道了一幅图的不同写法,感受到了“舒尔特方格”的无穷乐趣,期期都有体会,期期皆有收获。《班级周报》为孩子们的才艺展示量身打造出一方多彩的天地,一个又一个孩子在这个希望的大舞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缕光。
有了《班级周报》,孩子们知道了观察要变换角度、用第三只眼睛去寻找不一样的东西,日记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写作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就连原本最愁写话、日记从没超过二十个字的小朋友也偷偷塞给老师两篇写话,虽然这些稚嫩的文字最终没能发表,但是当他看到被老师批注得密密麻麻的两张纸时,眼睛里忽然便有了光彩,体会到的快乐,感受到的自信,将会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班级周报》也为班级风气带来了新变化。之前班里孩子们讨论比较多的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学习情况和自身进步关注较少。自从《周报》诞生以后,同学之间的讨论话题更多地放在了作品发表、自身进步上,为了符合《周报》“创新”的要求,孩子们绞尽脑汁编新故事,出新作品,每天聚在一块讨论的都是“你的作品发表了吗?”“我编了个新故事,下周一定能发表!”“我开始学习剪纸了,我剪的小兔子特别可爱,老师一定喜欢。”小可爱们再也没有心思纠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起来。(记者 李鹏)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