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地球脉动力量 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济南育秀中学小学部五(1)中队参观济南市地震科普馆
感知地球脉动力量,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为切实增强少年儿童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到来时的自救互救能力,1月20日上午,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一个周末,济南育秀中学小学部五(1)秦鹏中队参加了舜网联合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开展的2024寒假公益实践活动“感知地球的脉动”。
作为寒假实践第一课,本次雏鹰活动五(1)秦鹏中队走进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同学们通过学习地震原理知识、感知灾害场景、掌握自救常识、参与模拟演练等环节,完成了一场生动的科普实践课。
模拟地震体验 感受地震威力
地震发生不要慌,同学们走上地震模拟平台真切、直观地体验地震发生时的强烈晃动感。之后走进震后倾斜小屋,这里模拟地震后未完全倒塌的房屋设计,进入后有明显的眩晕感,失重感还会造成行走重心失衡。在了解地震的威力之后,同学们带着合理避震及自救的求知欲,更加认真地投入到防震减灾知识学习中。
来到4D影院,大家观看地震科教片《灾难启示录》,在数字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帮助下,身体随着座椅不停地晃动,时而悬空、时而坠落,让同学们如临现场的沉浸其中。
探秘地震知识 了解科学原理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地震发生的前兆又是什么?市地震科普馆讲解员老师利用展品、展板、多媒体、虚拟场景、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地震前兆、科学抗震、地震监测与预警等科普知识。工作人员通过古代候风地动仪与现代数字化地震监测系统模型演示为大家展示了古今地震监测手段。
学习地震自救 保护生命安全
地震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当地震来临,我们要如何面对?同学们来到地震虚拟场景逃生训练大屏前,通过虚拟动画对教室、楼道、商场、野外、街道、海边等不同环境下发生地震的情景进行了判断。随后大家来到了地震后形成的安全三角区,认真聆听如果被困在废墟内,如何自救互救,还跟着老师学习了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术。
随着警铃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沿着紧急疏散逃生路线,低姿抱头,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随后工作人员及时清点、汇报人数,演练过程中急而不乱、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
防震减灾,从我做起。本次雏鹰活动已经在同学们心中种下防震减灾的种子。走出科普体验馆,同学们意犹未尽,还在谈论着这次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震撼、思考和启发。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生命,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作者:姜舟   编辑:颜甲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