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龙奥学校红领巾寻访主题实践活动之舌尖非遗----探寻泉城老字号美食
当红领巾遇上百年老匾额,让作文本里的“香甜”化作舌尖真实的跳动。近日,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学校一、二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开启济南非遗美食寻访活动。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文明的发展。让我们跟着队员们一起开启泉城非遗美食寻味之旅吧!
队员们首先来到百年老店——燕喜堂。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排着整齐的列队走进燕喜堂。古色古香的门头、泛黄的老照片、精致的牌匾,让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饭店经理向大家介绍:"创建于1932年的燕喜堂,承载着孔府宴礼仪精髓,其名取自《诗经》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朱红匾额由书法大师金棻题写,这里曾是老济南文人雅集聚首之地,也是我们济南历史最悠久的鲁菜馆之一。”一家老字号,延续着城市的文化记忆。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我们要当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第二站: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字号-鲁味斋。 队员们来到大猪蹄子博物馆。博物馆以“老商埠·老味道·新传承”为主题,通过历史场景复原、老物件陈列等形式,全面展示了鲁味斋与老商埠的百年渊源。队员们通过裸眼3D沉浸式体验以及现场的陈列物件展示,了解了鲁味斋百年非遗技艺传承,通过“一炸二炖三焖四泡”传统煮制技艺和高温高压脱脂工艺,用陈年老汤、二十四味五香大料,文火慢炖8小时,使猪蹄肉质更加软糯入味,肉皮呈酱红琥珀色,形为核桃皮,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接下来队员们走进茶汤铺,队员们学习“龙嘴铜壶冲茶汤”技艺,感受泉水与小米面的精妙融合,品味“泉城暖味”背后的民俗智慧。“老济南茶汤”是济南乃至山东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风味小吃。它不同于我们日常喝的茶叶泡的“茶”,而是一种用谷物粉(主要是大黄米面)冲制而成的糊状热饮,口感香甜细腻,带着浓郁的谷物香气,是很多老济南人记忆中的温暖味道。
最后队员们还体验了非遗美食——泉水绿豆糕的制作过程。泉水绿豆糕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泉水遇见非遗,当泉水融入绵密的绿豆沙,一场解锁舌尖上的文化记忆拉开了帷幕。糕点老师带领大家先认识什么是非遗美食,队员们和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抢答自己对非遗美食的理解和感悟。大家学习到非遗美食是指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其制作技艺本身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传统美食。
泉城美食寻访之旅马上结束了,但队员们表示,今后要更多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中,以童心守护匠心,用创新传承经典,让济南老字号非遗文化更加年轻,红领巾寻访活动链接起了百年非遗文化,也系起文明传承的同心结。
作者:孟琳 通讯员:朱琳   编辑:孟琳 值班主任:李昆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