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2024-06-02 17:39:15

来源:

责任编辑:冯子莹

  立德树人,劳动争先。近日,济南市六里山小学“香山农场”正式开播。学校在操场上开辟出专门的种植区域,以班级为单位,为同学们提供耕种的机会。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学校的劳动课程涵盖一年四季的美好。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创意之初,学校农场的建设得到了同学们和家长的一致赞同,孩子们与家长一起行动,积极为农场设计名称和logo。经过评选,有11名同学荣获优秀设计者的称号,学校为他们隆重颁发了奖状和香山币。

  校园农场之所以命名为香山农场,是因为学校在小香山脚下,和学校成为一个整体,由此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和家长已经不知不觉将小香山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之中。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logo周围的蓝色表示蓝天,中间的白色表示白云,后面的山代表小香山,前面的土地代表学校的劳动基地,金色的麦穗代表丰收。

  在今天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学校的“香山农场”正式剪彩启用,仪式感满满,让劳动教育以一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使“香山农场”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学校副校长杨玉芝发布了“乡土课程实施方案”,将乡土课程融入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中,包括乡土种植、乡土历史、乡土文化、乡土风俗等方面,通过香山文化、泉城文化的资源开发和地方课程建设,从“乡土特质、社会品性、泉城精神”三个层面和“知、行、情、意”四个维度构建起“乡土育人”模型,努力形成“通天气、接地气、有人气”的地方课程实践新范式。

  为进一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调动社会力量,深化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学校聘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张建锋为学校的科技副校长,学校校长刘洋为张建锋颁发了聘书。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现场,刘洋倡导全体师生利用香山农场平台,推行劳动教育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学校将要推进的“乡土课程”,和家乡泉城济南文化相结合,形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希望同学们做有“责任感”的香山少年,有“体验感”的香山少年,有“科研感”的香山少年。让香山农场成为同学们研究的平台,在有设计感的乡土课程中,提高自己的研究力,利用资源,不断成长。

  前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与学生一起拿起手中的铁锹,铲起农场的泥土。种子破土发芽,苗儿茁壮成长,作物果实累累,离不开每位阳光少年的劳动实践,就让师生共同走进“香山农场”,身体力行地“做”、低头弯腰地“干”,亲历劳动实践体验,体悟劳动的本质和意蕴,种下一颗颗向光而生的种子。

  六里山小学香山农场的启动与使用,体现了学校“劳作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的劳动教育理念,让同学们体会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弘扬劳动之美。今后,学校将持续探索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在“乡土课程”的引领下,增强教育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这个“六一”,六里山小学有了“香山农场”和“乡土课程”

  (记者 张磊 通讯员 刘洋)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