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孟祥郇:我是你的眼:好少年连续11年“助读”视障伙伴
孟祥郇,男,汉族,2007年6月出生,共青团员,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高二11班学生。
初识:开启奇妙缘分
小学一年级参与雏鹰小队活动时,孟祥郇首次接触到了专为盲人而设计凸点以供手指摸识的文字体系——盲文,在与一群年龄相仿的视障小朋友互动过程中,为表达善意,把他最喜欢的汽车模型送出,开启了一段他与视障儿童的奇妙缘分,为他日后的助读行动,树立了出发的坐标。
小学阶段的孟祥郇,年龄小、认识层次有限,但他非常乐意定期去给这群“陷入”黑暗或只能捕捉到微弱光芒的特殊小伙伴,讲述同龄人眼中的缤纷多彩,一起用语言描述、畅想这个美好的世界。
陪伴:共享“悦读”时光
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面拓宽,孟祥郇在与小伙伴交流中逐渐认识到了陪伴视障小伙伴一起“读书”、共同成长的重要性。随着自身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他发现虽然盲文课本用实线和虚线交叉的方式,大概表示出来特殊的图形和表格,但还是难以准确体现出数理学科中的一些立体图形、特殊符号等,为此孟祥郇投入更多的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小伙伴,对照汉字课本,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虽然自己也需要备战中考,但帮助视障小伙伴的“助读”行动一直在持续进行中。
鼓励:助力升学梦想
孟祥郇与一位他坚持“助读”的王某豪同学结成了深厚的友情,让原本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王同学拥有了可以用耳朵聆听同龄人眼中美妙世界的机会。孟祥郇主动充当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并开导其内心,让他更加外向开朗。十一年不间断的分享与陪伴,王同学开始主动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和视障小伙伴一起进入到高中阶段后,孟祥郇在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开启了住校生活。虽然高中学业任务较重,但他仍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去看望特殊教育学校里的“老朋友”,坚持帮他梳理解释高中难点知识,耐心解读特殊图形符号,助力小伙伴的升学梦想。家长为了感谢孟祥郇,专门把一封感谢信和锦旗送到了他所就读的大学城实验高中。
坚持:“我是你的眼”
十一年的自发“助读”、“伴读”行动,让孟祥郇逐渐体会并切身感受到自己能为特殊教育所做出的一份小小贡献,他说:“有些小伙伴看不见我的脸,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做他们的眼睛,带领他们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真挚而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他对助读事业的持续动力。助力视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让至善之光温暖每一个不独特的个体。
作者:原征   编辑:田艳敏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