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3-04-23 09:51:39

来源: 教育事业中心

责任编辑:冯子莹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标记岁月的独特刻度,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河县贾庄镇双拥希望小学因地制宜,借助农村特色,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和主题,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巧妙地将二十四节气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了颇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学生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中学习劳动技能,在活动中感知节气的变化,在参与中学习传统节气的文化,感悟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4月20日上午,老师把课堂搬进麦田,谷雨时节,在麦田边,四年级的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节气活动中,学习传统节气文化,了解有关诗词,记录传统农事活动,紧跟节气的步伐,传播千年的智慧果实。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麦田边,学生们认真听老师讲解活动注意事项,观察任务。老师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回。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知道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业文化的智慧结晶,古人的春播、夏管、秋收、冬藏都是依照节气来安排,了解了谷雨气象变化特点,理解了“春雨贵如油”;知道了谷雨的物候现象特色,了解了谷雨三候与植物生长状态等。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课堂上,学生们用笔记录,用心观察。在观察中,有学生发现有的麦穗上有白色的小点,好奇地问老师这是什么。当得知是麦花的时候,又有学生问道:“老师,我们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里面的麦子是说的咱北方的麦子吗?”课堂瞬间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山东冬小麦的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分后,寒露前。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18个节气,这期间凝聚着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从认识到感知,学生们不仅仅了解了麦子的形态,了解了麦子的一生,每位学生更懂得了珍惜粮食,学会感恩。

  雨水时节,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麦田观察小麦返青过程;小满时节,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麦田,观察灌浆期还未完全饱满的小麦;芒种之后的麦收时节,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麦田,拿起镰刀收割麦子,在麦田拾麦穗,体验劳动,感受丰收的喜悦。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麦田中记农事、感时节、学传统!孩子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行走的课堂应节而生,让学生们从二十四节气中感受到华夏民族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们了解节气、关注时令、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

  商河县贾庄镇双拥希望小学把二十四节气与劳动教育、科普与学习相结合,引领学生跳出传统课堂形式,在自然的形状、物候的颜色、生命的对话等自然科学通识的实践活动中收获快乐与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节气文化的内涵,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激发了学生们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讯员 李照艳 记者 李珊)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