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打造“行研大课堂”给孩子种下求知的种子 带学生走出校园去问“为什么”

2023-05-11 09:12:34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这所学校打造“行研大课堂”给孩子种下求知的种子 带学生走出校园去问“为什么”

学生在虞山书院了解历史知识。

这所学校打造“行研大课堂”给孩子种下求知的种子 带学生走出校园去问“为什么”

  学生在四季农场体验种植。

  “为什么玩‘泥巴’要来到龙山?”“这块‘泥巴’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在中国龙山黑陶历史文化研学馆,龙山黑陶技艺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闵伟正给学生讲解龙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黑陶工艺。面对导师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学生们有的托腮思考,有的举手积极互动。

  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校长孙敏表示,研学旅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又是社会实践的崭新要求。学校携手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成长·全场域,行研·大课堂”研学课程,让学生们分年级走进龙山博物馆、虞山书院和融创海世界,亲身体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自然文化,提升各种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时间退回到研学旅行开展前一个月,会议室里,学校主要负责人围坐在一起,为如何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绞尽脑汁,热烈讨论。“通常都说‘研学旅行’,但我们经过深入探讨,认为应该把这几个字的位置换一下,变成‘行旅学研’。”孙敏说,“行”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始,是实践教学的起点,也是学校的初衷;“旅”是旅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走出去;“学”是走出学校,在自然、社会中学习成长;最终目的落实在“研”字上。

  “好的课程可以让知识‘悄悄地’进入孩子们的脑海,‘行旅学研’不仅要为孩子们打开视野,更要通过巧妙的课程让他们获得独特体验,为他们种下求知和好奇的种子。”在孙敏看来,课程正是带孩子们去问“为什么”的过程,因此,什么样的课程能最大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怎样做到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因材施教?学校负责人和家长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博悟、食育、海洋三条研学线路。

  5月6日这天,京师小学一至三年级开启行研大课堂。在融创海世界,一年级学生了解了各种海洋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借助贝壳、画盘等材料,制作出一幅幅充满梦幻气息的贝壳画。二年级学生走进虞山书院,参观农耕文化博物馆,体验种植、投壶、田园运动会、DIY草帽等七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三年级学生探秘龙山文化博物馆,学生不仅感受了4000多年前龙山先人生活的古城风貌,还了解到黑陶制作工艺,更通过石器磨制和植物拓印体验了手作乐趣。

  孙敏说,“行研大课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研究、学会做人,在“研”的过程中培养研究精神和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副校长孙宁和认为,学生走出学校,通过问“为什么”让孩子们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展了知识面。教学管理中心主任张霞表示,行研大课堂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是对课堂学习和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

  此次行研大课堂只是开始,未来,学校还将进行博物考古、红色之路等方面的研学课程,带领学生们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课程不止于课堂、学习不止于教室。

作者:张梦雯   编辑:田艳敏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