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擂台”!济南高级别的青年教师赛事比什么?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舞台,也需要擂台。在济南青年教师心中,都有一个标杆,他们说,如果想检验自己的能力,一定要到“走做”活动中去比一比。
老师们口中的“走做”活动,便是由济南市教育局举办的“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主题教育,由于其高规格与高含金量,一直是青年教师们争相展现自我的舞台与擂台。2023年4月26日,济南市教育局第十六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主题教育在济南外国语学校举行,全市遴选出的120名选手同台竞技。据悉,今年不仅参与的选手增多,难度也升级。
为高手搭“擂台”,120名选手同台比拼
两年一届的“走做”活动之所以备受关注,入围门槛高是一大原因。
现场,备考的很多选手告诉记者,在参加市级比赛前,他们是经历了层层选拔突围而来。选手们也表示,自今年2月份接到参赛通知来,都在用心准备比赛,反复打磨自我。
“先在学校选拔,后来又经过了区里的选拔。”来自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的选手张宇告诉记者。为了能在市级比赛中有优异的表现,张宇说,自2月份以来,她自身不断在学习、提升,学校与市中教体局也特别重视,学校专门成立了备赛小组,老师们一同群策群力为张宇“出招”,市中教体局则通过多轮培训与实战演练的方式为参赛选手助力。“这才最终冲到了市里的比赛。”如张宇所说,最后进入市级比赛的老师,都是个顶个的高手。
选手们在更新自我,比赛也在升级。“走做”活动进行到第十六届,如何通过这个活动更好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如何让活动的效果更具长效性,如何让活动辐射的不只是参赛选手?这些问题都是今年济南市教育局在组织活动时的思考。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升级。”济南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王翔宇介绍。首先,题型有变化。今年的笔试内容共有9道大题,减少识记内容,更多考查选手平时的积累,也就是说考前“临时抱佛脚”行不通了,面试也由说课改为答辩,从学科考查扩展到育人育德。其次,今年更侧重比赛效果的持久性,也就是说,此次比赛只是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一个“引子”,通过建设长效机制撬动青年教师的成长。第三方面,在公平公正性上更下功夫。“让老师们沉下心来,通过比赛这个抓手,找到育人关键。”王翔宇说。
为育人淘“真金”,聘请省外专家命题
下真功夫,做真教育,一直是济南教育的品质。“走做”活动之所以能成为老师们心中检验自我的标杆,也是因为它淘出的是“真金”。在命题水平与考试的公平公正上,“走做”活动不打折扣。
“在答笔试题时,我就一直在感叹,这套卷子的命题专家真的很有水平。”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的选手毕冯博说,“很多问题涉及的是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的案例,我在答题的时候,脑子里不断冒出很多平时带班的画面与故事,都是由试题所触发的。”济南市历城区里仁学校的选手王真也有同样的感受,在她看来,很多试题也是一个课题,在触发着教师们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去梳理与归纳自我。
面试更考验着选手们的应变能力。不少选手告诉记者,虽然参加过各类比赛,要在短时间内阐述自己的教育主张,需要深厚的积累与迅速的反应能力。
记者了解到,笔试题与面试答辩均由省外专家命题。此外,考试流程安排缜密,考试一环扣一环,比如,对考生的安排都是单线轨迹,规避串题情况,面试答辩命题过程密闭,选手们拿到手中的题目是“热乎乎”新鲜出炉的。
“作为评委,觉得济南市教育局的安排非常用心,参赛选手素质很高。”这是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孙宽宁与济南大学教授陈功香的共同感触。
让教师找初心,无限接近真正的教育
“很有收获!”不单单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青年教师对自我理论修养与教学实践的教育反思机会,这个比赛设计的初衷在赛后已经显现出效果。
参赛的很多选手是老师,是班主任,有了一定的教龄,也有了自己的育人主张,他们表示,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参加这样的比赛非常有必要,因为可以让他们在育人上更有章法。
“一堂课怎么上,一个教案怎么写,这些教学的实践更具象,老师们也更熟稔,但德育更像是一根‘暗线’,需要有一个契机和平台让青年教师去反思与梳理。”选手们这么说。
当班主任第8年,毕冯博说,经历过这次比赛后,他对教育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回看自我,会发现,很多东西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有理论支撑的。”在备赛中,他不断梳理发现,自己平时所思考的很多问题,其实国家的政策早有涉猎,老教师传授的一些方法,也都是有学理在支撑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立德树人。“能跳出日常实践的点滴,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看待教育,育生命的自觉,这是我的成长。”
“回到学校,让更多的老师们来参加这个比赛!”这场比赛也成功“圈粉”,让得到成长的选手们成为其代言人。
记者了解到,学校、区县也以比赛为契机,对全员教师进行了练兵。(记者 赵世彩)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