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语文教材咋编 普希金屹立不倒逃学课文保留
摘 要:语文教材的编写与改动,总能成为国内的热点新闻。近日,语文出版社修订教材的消息引起很大关注,有争议也有误读。国外的“语文教材”怎么编?国外学生和家长如何看教材的改编和修订?
美国:学区自主选文,经典多于古典
总的来说,因治理方式和教育结构的特殊化,美国中小学没有全国性或全州性的统一教材。尽管联邦和州政府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联邦和州经费拨款来影响各个学区,但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权由学区董事会拍板。在“语文”教学上,美国中小学一般把阅读和英语语言(English Language Art)教学分开。就阅读课的内容来说,学生和老师有极大的选择自由,这也造成美国几乎没有所谓的“语文课本选文”问题。
美国教材虽五花八门,但每个年级的内容都强调循序渐进。美国中小学不同科目可设“快班”“天才班”,这些班的教学内容和一般班比要高出一到三个年级的水平。但不管美国的语文教材如何因材施教,都不会有太“古典”的内容。在美国240年的建国历史中,一些名人的文章和演讲都成为范文,比如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总统林肯的精彩演讲等。美国的教科书都比较大,一般16开本,两三百页厚,不过孩子们并不需要每天都把书带回家。
因为版本各异,所以美国的语文教材做了哪些改动通常不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环球时报》记者询问了三四个家长和两三个学生,大家对“美国语文教材怎么改”的概念很模糊,更谈不上争议或质疑。大多数学校没有规定固定的阅读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己选择书籍,如记者认识的一些美国孩子就选择阅读《哈利波特》《饥饿游戏》等畅销小说。在高中,有的学校会有专门的阅读课程,这时莎士比亚的名著、近代英文诗歌都会闪亮登场。这表明,只要是传世的经典,语文书中就少不了。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日本、法国、美国特约记者 汪嘉波 孙秀萍 姚蒙 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