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语文教材咋编 普希金屹立不倒逃学课文保留
摘 要:语文教材的编写与改动,总能成为国内的热点新闻。近日,语文出版社修订教材的消息引起很大关注,有争议也有误读。国外的“语文教材”怎么编?国外学生和家长如何看教材的改编和修订?
日本:“老鼠逃学”争议中被保留
在日本千叶的书店,《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由教育出版社、三省堂、光村出版社等5家机构出版的语文教材。有的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封面上的“国语”二字就从假名变成汉字。日本中小学校语文书以内容生动著称,同时也随着时代变化经常调整。
日本语文书的内容涉及尊重生命、环保、维护人权、保持社会福利、热爱家乡、安全和防灾等内容,都非常贴近生活。日本国语教材选文的来源也很宽泛,不光有文学家的经典名著,还有行业精英的大手笔或“心灵鸡汤”。比如有的教材选了国宝级名医日野原重明的随笔《想要对你说》,有的选了绘本作家木村裕一的《乘风飞翔》。日本的语文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语言和写作的能力。在6年级课本中,诗歌的比重有所增加。
日本语文书中经典的内容可以影响两代人。东京一位40多岁的男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两个孩子已经上中学,有时听孩子朗读课文,觉得很亲切,因为就是自己小时候学过的。如光村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语文书中,有篇荷兰作家写的童话,从1977年就被选进教材,直到现在。据他说,这样的文章还有不少。让这位中年父亲感触比较深的是,日本语文教材在战后的变化。战前的语文书中充斥着宣传忠君思想的内容,等到了美国占领和管制日本初期,很多教材还来不及修改和印刷,于是学校只好让学生把这些不当的内容都涂黑后再带到学校。
在日本,由于社会和国家理念的变化,加上教科书审定制度的不断完善,关于教材内容的争论已经不多。2008年7月,读卖电视台曾报道说,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喵》一文写了“3只小老鼠逃学去和猫摘桃子”的故事,有部分小学生家长认为这篇课文似乎不太适合小学生阅读,容易造成“可以逃学”的错误认识。但也有家长说,逃学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正确引导孩子即可,建议不用删改。最终,出版社还是保留了这个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