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助力,学校心理教育进入“家校社共育”2.0时

2023-10-12 14:43:16

来源: 教育事业中心

责任编辑:冯子莹

  “老师您好,为什么每天晚上妈妈总是催着我睡觉,不让我看书,可是她却在自己看手机呢?”近日,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两位专家来到济南高新区金谷小学,为三年级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场心理健康疏导活动,同时,心理专家们还对学校的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心理按摩”,为老师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了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游戏接入,寓教于乐的教育更易被接受

  在活动中,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夏文宇和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朱君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小游戏,左右颠倒、不一样的颜色和文字游戏让孩子们玩“嗨”了。“老师的游戏,让孩子们尽快进入角色,其实,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心理学的魅力。”夏文宇这样说。

  合理归因助成长。人们对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事会做出一些情绪反应、期望,从而影响后续的行为。这往往来自于对这件事的原因分析,也就是归因。夏文宇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去了解任何事情都有内在原因,要了解原因才能去避免犯错。

  专家助力,学校心理教育进入“家校社共育”2.0时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夏文宇举起了例子。当这一次考试成绩考好了,原因是什么?这一次被老师批评了,你怎么回应的?跟同学闹矛盾了,你怎么分析的?这些都是归因。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夏文宇精心设计了课程,活动由浅入深,师生互动贯彻全程,“抓与逃”“反口令”游戏是心理学中经典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感受心理课堂轻松快乐的氛围,同时在游戏中去注意感受自己的归因方式。简单易懂的心理小故事“同一个父亲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老师要学会去启发孩子们认识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做好心理按摩,让健康一直围绕师生

  在活动中,夏文宇还精心准备了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内归因外归因、稳定的不稳定的、可控的不可控的归因。引导掌握合理的、更有社会适应性的、更有利于自己成长进步健康的归因方式。

  专家助力,学校心理教育进入“家校社共育”2.0时

  夏文宇说,活动结束后,她和朱君为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测试”,结果证明,孩子们大都学会了客观分析原因、不主观臆断的方法。同时,孩子们也认识到,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不要一味埋怨外部环境,但也不要一味自责,要有自信。

  最后,要尽量找自己可以改变的原因,不要过多归因于不可改变的原因。

  专家助力,学校心理教育进入“家校社共育”2.0时

  在青年教师的“心理按摩”环节,教师向朱君和夏文宇倾诉了班级管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专家也通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一一为教师解答。

  “作为一家公立医院,我们有职责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君说,通过相关心理治疗专业的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参与,希望学校教育也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心理专家的积极参与,力争让学校的心理教育进入“家校社共育”的2.0时代。(记者 李鹏 通讯员 陆超 王爱平)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李欢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