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遇上数学,给锦苑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最好实践过程
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实践,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2月24日上午,济南锦苑学校组织师生参加了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实践研究课例展示活动。
风筝这种传统手工艺品是古人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小学生特别喜爱和熟悉的事物,风筝制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醒目的一笔。本次项目研究从“风筝之史,风筝之构,风筝之美,风筝之灵,风筝之翱,风筝之密,风筝之思”7个角度帮助学生全方面了解风筝的奥秘,收获文化的传承。
济南锦苑学校小学部教师刘政携手风筝非遗传承人杨红卫共上一节课《风筝里的数学》,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应用与融合,促进学生对风筝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风筝制作的传统工艺,探究蕴藏在风筝背后的数学秘密,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课堂上,同学们在杨红卫的指导下,从扎骨架入手,亲手尝试制作出了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多彩风筝。同时,同学们还体验了面塑、老玩具、盘铃木偶、中药制香技艺、花丝镶嵌技艺、古瓷修复技艺、珠心算、济南陶塑、陶瓷堆白技艺、核雕等十余种非遗项目。(记者 李鹏 通讯员 王飞雪)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