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市中区这所学校入选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名单的通知》,经市县遴选和省级审核,确定了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其中市中区郑庄小学《正道执教立德 六艺治学树人》案例入选。
《周礼·保氏》曾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是古代学生的六种技能。济南市郑庄小学作为一所城郊学校,积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以学习孟子七十三代后裔创编孟府“六艺拳”为切入口,赋予“六艺”时代新内涵,实施正道之教、六艺之学,积极打造六艺文化育人空间,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启迪师生思想,温润师生心灵。学校从一所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学校,正在逐步成为老百姓眼里的好学校。
优化升级环境 打造温馨校园
学校将儒家六艺与现有空间布局相结合,对育人环境再提升,打造温馨校园,传承传统教育思想,创新课程文化实践,实现美丽乡村,美好教育。
营造温馨的文化氛围。传承优秀经典,设计《千字文》《道德经》《弟子规》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内容的展板,引导师生诵读经典,雅言浸润人生,赓续红色基因。
宣传良好家风,建立社区“家风家训”宣传阵地,绘制家庭教育、家风家训宣传壁画,提高学生、家长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的认知。展现学生风采,开辟了学生风采展示专栏,张贴学生校园生活照,校园里学生的快乐瞬间与学生榜样、伟人英雄、劳模英烈同时空展示,不断强化榜样效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度。
打造六艺实践乐园。扩建了七彩文化长廊,由儒家六字、12个班级种植花坛基地、班级文化展板共同构成。人人参与花坛的命名、花草的播种及养护等环节,实现“每一棵树都是朋友,每一颗花草都是伙伴”的教育效果。打造六艺主题实践基地。
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题划分不同,设置音乐之家、迷你书屋、自然园等,逐渐形成以歌唱、运动、器械、阅读、节气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区,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设施,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构建六艺课程 提升教育温度
学校立足生情、乡情、校情,构建六艺课程体系,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道为培养路径,实现课内课外课程融合渗化,将学校现有文化逐渐转化为一种优质的、温馨和谐的教育资源,构建出了学校以“正道”“六艺”为品的校园文化体系框架,打造家校社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开展“明理正行”课程,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注重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身心素质,陶冶情操、修正品行;将传统游戏和现代运动项目相融合,在运动中度过美好童年。
赋予“武术”新内涵,开设“武艺郑小”特色课程,学习孟府“六艺拳”、学习传统武术五步拳、学习弟子规武术操,开展武术器械刀枪棍的学习,锻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注重培养“求真”精神,引发学生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体验和认知;让学生在“新六艺”课程中感受郑庄教育的温度。
特色品牌活动 体验郑庄温暖
学校地处农村地区,学区辖四个自然村,有近五千户农村家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学校因地制宜,努力创新,坚持开展红色基因润童心、最美郑庄社区行等活动形成了一定特色,受到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中小幼教育贯通,让学校成为温暖的港湾。成立孔子学堂,培养正道之念的郑庄学子,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夯实书法学校特色,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堂训为指导,培育有正道之念的郑庄学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六艺文化立根基,传承创新筑新魂,学校正努力建设一所温馨和谐、快乐幸福的郑庄家园,为孩子幸福未来奠基,让更多的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记者 史春勇)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