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景山小学以“1331”党建品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景小美”争做文化自信好少年。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傅静与学生共读传统文化书籍。
在济南市历下区,有这样一所小学,它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书写了一份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它就是济南市景山小学。
近年来,景山小学党支部以“1331”党建品牌为核心,通过“一个核心引领、三维融合实践、三方联动协同、一体化发展”的育人模式,实现了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济南市教育系统先锋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区域教育战线上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
强基铸魂
以“党建+”模式筑牢育人基石
景山小学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1331”品牌中的“1个核心”为统领,通过思想筑基、组织强筋、先锋领航,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思想引领润物无声。学校党支部创新“1+2+N”学习机制,每季度开展党支部书记专题党课,每月组织党小组微研讨,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青年党员教师赵鑫在分享入党故事时动情地说:“张桂梅的事迹照亮了我的教育路,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此外,党支部建立师德“三色预警”动态考评体系,通过“绿码激励、黄码提醒、红码整改”机制,推动教师队伍从“学有标杆”到“行有方向”。
组织建设赋能教学。推行“双带头人”培育机制,党小组组长与学科骨干“双岗合一”,实现党建与教学同部署。数学教师将“长征路线比例尺计算”融入课堂,道德与法治团队开发《景小美公益行》校本案例,让红色教育“活”起来。仅2024年一年,党员教师带头承担48节精品课,形成“三环六步”共生课堂模式。
在先锋示范树标杆方面,开展“四深入·亮身份”活动,党员教师结对班级、扎根课堂。青年党员教师刘霞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快速成长,其课例获省级奖项;护学岗风雨无阻践行“6秒下车法”,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在冬季扫雪、暑期社区送课等志愿服务中,党员身影始终活跃在一线。“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已成为景山小学的鲜明标签。
融合创新
以“学做宣”三维实践激活教育动能
学校党支部通过“学、做、宣”三维融合,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实践创新见行见效,品牌价值辐射延伸。
“学”的深度:构建多元学习体系。党支部采用“三阶学习法”,每位党员年均撰写心得近1万字;打造“红色走廊”“廉洁教育展厅”,组织观看警示片,让廉洁文化浸润师生心田。在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党日中,党员教师姜思思感慨道:“一个个案例警示我们,清廉是福、贪欲是祸。”
“做”的效度:深耕育人责任田。党支部划分42个党员责任区,推行“双周五联动”机制;开展“劳动教育日”,党员带领学生进行“课桌美容行动”;每月末举办“体质健康促进日”,设计“班级吉尼斯挑战赛”。值得一提的是,“党员联班制”目前已帮扶特殊学生30余名,建立心理关爱档案,让教育更有温度。
“宣”的广度:讲好景山故事。成立“辅导员宣讲团”,年宣讲18场;援疆党员高庆的支教故事、陈芸编撰的《小学生喜爱的鲁迅先生》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开发的“爸爸妈妈微党课”“融·嘉园社区课堂”已成为景山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们通过立体传播矩阵,让党建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党支部书记傅静说。
协同共育
以“家校社”联动绘就成长同心圆
景山小学打破校园围墙,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构建“大党建”育人格局,让教育红利惠及更多群体。
实施“三必访”机制,党员教师走进家庭解读“双减”政策;家长开放日邀请4000余人次听课评课;32名党员家长开设《科技筑梦》《红色家书》等班本课程74节。家长李女士反馈:“‘爸爸妈妈微党课’让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党史,这种教育方式特别打动人。”
校社联动拓展育人半径。学校党支部与社区共建少工委,开展“六个一”工程:一场讲 座、一次志愿服务、一个红色故事……2024年暑假,党员教师和团员教师走进蓝天航苑社区开设“手工扎染”“益智器具”课程,惠及学生200余人;与济南公交集团共建“董丹讲交通”课程,用榜样力量传递文明理念;联动济南战役纪念馆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学生年均参与1600人次;与山东政法学院联合开展“法治小剧场”,用案例教学普及法律知识。学生在诗朗诵《英雄》中铿锵发声:“只要背上有傲骨,胸中有担当,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党旗飘扬处,尽是耕耘声。从“党建+”的课堂革命到家校社协同的育人实践,景山小学在党建引领下进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以“1331”党建品牌为笔,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墨,在教育的沃土上绘就了一幅红色引领、全域共进的壮美画卷。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党建+”模式,让每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每一个班级成为一个堡垒,以高质量党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景山力量。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磊   编辑:高原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