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山楂树下的生态课堂 —— 育秀中学小学部2024级6班班本课程(实践篇)
2025年5月10日下午,济南山青世界自然教育基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探索者。育秀中学小学部一(6)班的37名"生态小卫士",在班主任王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将自主研发的《山楂树物语》班本课程搬进真实自然课堂。这场历时4小时的沉浸式研学,标志着该课程历经半年的班本化建设后首次实现"三维育人"闭环。
课程溯源:一棵树的育人蓝图
"这不是一次孤立的活动,而是课程链条的关键齿轮。"班主任王老师展示着班级自主研发的《山楂树课程手册》解释道。该课程以"观察-实践-创造"为轴心,此次研学精准对接第三模块"家庭生态行动圈",将前期"芽苞显微观察"等6项预备课程转化为4大实地任务,形成完整的教育生态链。
研学与课程的深度咬合
1. 实践课堂:解锁自然密码
在植物观察环节,学生们借助放大镜、观察手册等工具,系统认知山楂树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价值。"山楂花有五瓣,叶缘锯齿像小卫士"佳桐同学兴奋地展示记录笔记。通过对比不同树木的树皮纹路,孩子们还掌握了通过表皮特征辨识树种的科学方法。
2. 创意工坊:留存自然印记
孩子们在山楂树林中体验树干拓印,用白纸复刻树皮的沧桑纹路。老师指导的“轻敷慢拓”技巧,让每一道裂痕都跃然纸上。
“看!这些裂纹像大树的皱纹!”同学们兴奋地分享着作品,有的将纹路联想成河流,有的用彩笔添画果实。最终,全班作品将拼成的《山楂树故事集》。
3.田间课堂:感悟生命教育
种植区里,农业辅导员示范茄子苗定植技巧,强调"深坑浅埋、固土浇水"要领。同学们两人一组协作种植,并在责任牌上写下守护誓言。"我要每天测量温度,给我的小茄苗拍成长纪录片!"
4.岩壁挑战:攀登者精神初体验
攀岩项目将活动推向高潮。8米高的岩壁上,全员完成至少两次攀爬尝试。教师团队特别设置"互助关卡",要求攀登者为后续同伴标记安全岩点。即便掌心泛红、双腿颤抖,孩子们仍高喊"不放弃"。"抓住最后一个岩点时,我好像听见了勇气开花的声音",佳桐在分享会上感慨道。
活动意义
班主任王老师总结道:"此次活动将科学、美术、劳动、体育等学科知识融入真实场景,孩子们在协作中培养责任感,在挑战中建立抗挫力,此次活动激活了研学活动与班本课程的链接,据悉,班级后续将开展"茄子成长档案展评""攀岩精神主题班会"等延伸活动。
编辑:李欢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