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强,好样的!
他是一滴跃动的热血,以青春之名延续陌生人的心跳;他是一簇炽热的火种,用济南学子的担当传递生命希望。在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大二学生李自强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济南市第200位生命的"摆渡人"。当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采集管中流淌,这个爱笑爱运动的00后男孩正用最炽热的方式书写青春答卷。
大一首次献血就报名登记中华骨髓库
早上8点40分,随着机器的运转,血液从李自强手臂缓缓流出,通过一台血液细胞分离机,被称为“生命火种”的造血干细胞越积越多,即将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李自强目前就读于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是一名喜欢跑步、游泳的阳光男孩。2023年10月份,刚刚升入大一的李自强看到学校停了一辆献血车,随即和同学一起进行了第一次无偿献血。“当时有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随后我就进行了中华骨髓库的报名登记。”登记完成后,李自强没有告诉家人和同学,成为自己的一个小秘密。
今年3月份,李自强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刚开始和父母说这个消息,他们有些顾虑,担心我的身体。”李自强说,很快他又给父母打了第二次电话,给他们讲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些科学知识,并表示这是救命的事情,非常有意义。“我爸妈很快就被我说服了,并嘱咐我好好保重身体。”李自强说。
当李自强打电话告知要捐献的消息时,辅导员李璇并不是很意外。因为在她眼里,这名学生虽然低调,但是人缘很好。“平时宿舍里班里有个事,自强都很积极地参与和帮忙。入学近两年,从来没有过违规违纪行为,是一个特别省心的孩子。”李璇说,班里同学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纷纷给他加油鼓劲,学院也在为他申请“校长奖学金”,表彰他的善举。
“我是体育学院的学生,体育人的精神就是要敢担当,能救人于危难我感觉非常自豪,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李自强说,每当有同学来了解情况时,自己也会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些知识,希望号召更多的人成为捐献志愿者,奉献爱心。
每天游泳跑步保持最好的身体状态
从小到大李自强都是一个爱好体育的孩子,踢球、跑步都是他的强项。每次回老家的时候,他都是“孩子王”,领着一帮小孩组织球赛。“目前我已经考取了游泳救生员证,现在正在备考游泳‘社会指导员’证。”李自强说,他很喜欢孩子,未来希望能够到有关机构从事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工作。
为了保持一个最好的身体状态进行采集捐献,李自强给自己制定了一份严格的锻炼计划。“每天晚上我都去学校操场跑步,此外还要进行1000米左右的游泳锻炼。”他还加入了学校的“定向越野”社团,平均每周会开展一次定向越野打卡活动,运动量在10公里左右。
采集前一天,爸爸妈妈从老家赶来济南陪伴,这让李自强放松不少。“当时孩子给我打电话我第一反应是很惊讶,也很担心。”妈妈唐桂荣说李自强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懂事,大人外出干活的时候,他就会把弟弟照顾得很好,我很为他骄傲。
李自强告诉记者,之所以能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父母和学校也传递给他很多正能量。“我爸爸经常献血,我很崇拜他,早就决定18岁后也要加入这一行列。”大学生活中,李自强在学校体育节里当过志愿者,学校组织的科技馆志愿服务中也有他的身影。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采集需要持续3至4小时,最终分离出200到3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并于当天就回输至患者体内。在济南市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有16名驻济高校大学生。2025年济南市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5例,其中有4例是大学生。这帮“00后”年轻人,正在用特别的举动彰显不一样的青春风采。
从第一次挽袖献血到成为第200例捐献者,李自强的故事像一束光照亮了当代青年最动人的模样。当越来越多的"00后"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下姓名,当高校操场上的晨跑队伍与生命接力的赛道重叠,我们欣喜地看见这份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热血,正在浇灌出整个时代最绚烂的生命之花。
编辑:孟琳 值班主任:李昆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