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泉城校园里有一群“雷锋”

2023-03-09 21:33:43

来源: 教育事业中心

责任编辑:冯子莹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伴随着熟悉的歌声,“雷锋学校”和“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教育践学基地”正式落户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作为济南市仅有的两所“雷锋学校”之一,学校雷锋像也同步落成。

  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在泉城校园里,雷锋从来不曾走远,各学校不断拓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创新开展形式、挖掘时代内涵、丰富活动载体,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学子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一个个默默行动的身影,用爱照亮他人、温暖心灵,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心中发芽,把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情播撒在了泉城大地。

  助人为乐成为学生“自觉行为”

  他们是泉城校园里的“小雷锋”

  在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每天都会有一群学生帮助班里两位行动不方便的同学上下楼梯,进出教室,只要两位同学有需要,其他同学都是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

  “其实,我们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同学们也是用一件件小事,去用我们学生的方式,践行雷锋精神。”学生孟圣杰说。

  同样,在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每天早上,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听障学生志愿者牵起视障小伙伴的手,一同走过林荫路,走进教学楼。紧握的双手,坚定的脚步,“别怕,我就是你的眼”的暖心话语,温暖着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

  今年是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学生冯上好坚持公益活动的第10年。10年间,他随父母一起前往云南、广西等贫困地区,看望当地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用自己的压岁钱为有需要的人们送上了一份份温暖。

  李岩松是济南燕山小学五年级(11)班的学生,他4岁开始跟着妈妈去敬老院做义工,7岁开始跟着妈妈学习理发。5年的时间,他给山区六七百位老人理过发。

  “我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给住在山区里的老人理发,他们平时出行困难,去理发都得走几十里路的山路,很累很辛苦。我每次放假的时候就去帮助他们,老人们在理发后感觉整个人都变精神了,年轻了好几岁,我心里特别开心。”李岩松说道。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2月17日,济南艺术学校学生王玺豪在老家青岛街头空手夺刀,见义勇为,保护了路人的生命安全。“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的,尤其在看到刀是开刃的以后,但是如果重现当时的危急关头,我还是会选择挺身而出。”对于此次见义勇为,王玺豪告诉记者,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

  事实上,这并非王玺豪第一次见义勇为。去年12月,正在家中上网课的王玺豪突然被急促的敲门声打断,原来是邻居家卫生间的插排短路造成了火灾,急需协助灭火。王玺豪穿着秋衣、秋裤和拖鞋,拎起两个灭火器就冲向了邻居家。

  “我们曲艺班的教室墙上贴着一句话,‘学艺先学德 做事先做人’,我一直以此为座右铭。品德对于一个人来说远比其他知识、本领更为重要,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无论何时,我都谨记于心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王玺豪说。

  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高一(2)班的王炜佳,深夜与家人救助突发疾病的邻居老人。他拨打救助电话时冷静清晰,第一时间带领急救车到达地点。在狭窄的楼道间,他帮助医护人员抬起担架,将老人送上急救车,直到老人转危为安,已是凌晨三点。

  老人康复后,亲自将感谢信送到学校,称赞他“机智勇敢,助人为乐,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身体力行,践行志愿精神

  他们是孩子们学习的“好榜样”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济南市芙蓉小学教师安丽娜发现一名学生未到校,经过多方联系,求助周边家长上门查看,及时救下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有担当的班主任老师,上门救援的学生家长,成为学生们身边最鲜活的“雷锋”榜样。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这也是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做的,同时也非常感谢其他家长能够及时伸出援手,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安丽娜说。

  济南九中党员教师邵雪娟是济南蓝天救援队队员、山东省红十字会救护师,并自考省红会高级救护师、美国AHA急救证,开发安全急救课程。2018年,邵雪娟创建“九安”公益生命安全教育品牌,5年来,“九安”公益已为我市几十余所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社区开设百余次公益课。

  中考在即,最是师生拧紧发条、如箭在弦上之时,高新区第一中学的邢汝月老师放心不下学生,拄着双拐,坚守讲台。她是千万个人民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敬业精神的真实写照,她就是雷锋!

  12年来,济南市市中区文联的21位知名书画家每周义务到永长街回民小学给孩子们送课,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雷锋”榜样。书画家们每年都带学生去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等处写生,还与师生一起走进省博物馆品赏书画。如今,他们又全心投入到“双减”后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中……他们的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种下“雷锋精神”的种子。

  章丘区教育系统把家庭的期盼、社会的关心、家长的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建立起一支 “泉城义教义务辅导教师团队”。目前,各学校已与全区56个社区对接,设置社区义务辅导点78个,开设作业辅导、阅读指导、艺术活动、科技益智7大类150余个项目,参与社区义务辅导的教师7300人,参与学生15480人次。

  市教育局还启动了“泉城义教”公益志愿服务,全市教育系统的名师名校长率先行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公益讲堂、教育沙龙、名师课堂、名师名校长工作坊等方式,有效助推了全市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和发展。其中,“泉·悦·读——名师公益讲堂”,已成为泉城学子家门口的阅读盛宴。

  疫情防控期间,数万名泉城教师在完成线上教学任务的同时,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之中,为济南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注入了更多“教育暖流”,老师们在为学生服务,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的过程中,也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雷锋活动融入校园日常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赓续“雷锋精神”

  “行走在护城河畔,维护着环境卫生,记录着河水变化……”近日,济南市青龙街小学的数十名“小河长”来到护城河边巡河。

  “小河长”们认真擦拭护栏扶手,仔细打扫园区小路,帮助环卫工作人员清理垃圾箱,还专门制作并向游客散发爱泉护河宣传单,积极讲解环保知识,以唤起更多人爱泉护河的意识。这是青龙街小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队积极践行雷锋精神、不断为心目中的雷锋形象做“加法”的生动缩影。

  济南市趵突泉小学则紧密结合校本课程《老舍与济南》,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自2月25日起,利用周末时间,青年团员教师带领红领巾志愿讲解员走进济南老舍纪念馆为广大游客提供志愿讲解服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学校的学雷锋活动不拘于场景、不拘于对象,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济南市永长街回民小学便将学校“家门口”的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开辟为学生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并以此开展了“我当讲解员“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不仅让学雷锋活动融入了日常,更为宣扬济南文化发挥红领巾的积极作用,他们用活泼的形式阐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现了“心有榜样 点亮梦想”的市中学子形象。      

  “当小小讲解员对我的影响特别的大,通过亲身参观、聆听、体验和感悟等不仅可以拓展我的历史知识,让我知道更多的怀集历史文化,更加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还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今后,我愿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展现学生志愿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昂扬精神风貌。”学生志愿者()表示。

  3月3日,济南市市中区经成小学社工服务站正式成立,这也是我省建立的首个雷锋志愿服务式学校社工站。学校社工服务站以学校为平台,发挥社会组织在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作用,通过社工服务站的方式进驻学校,配备专业专职社工,用志愿服务的形式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全环境育人氛围和工作机制,让学生在向上、向善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个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雷锋”活动,成为引领师生成长的阶梯,在全市教育系统内传递着榜样的力量,让雷锋精神在学生、老师志愿服务队伍中融入日常、深入人心,激励着越来越多泉城学子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好少年。学生们纷纷表示,“学雷锋”就是先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他人,把雷锋精神一直发扬下去。(记者 史春勇)

编辑:冯子莹   值班主任:田艳敏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