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教育新闻  区县教育  
中考新闻  高考新闻  
名校会课厅  专题活动    
名师大讲堂  教育论坛
小学新闻  初中新闻  幼教新闻
高中新闻  职专新闻  名校展示
资 讯 互 动 校园动态

河南“黑户教师”34年总工资不过万 资格遭顶替

http://www.e23.cn2016-02-27 10:20:24华商报

    摘  要:丁学玉,河南省鲁山县磙子营乡人,68岁,曾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4年的乡村教师。然而,由于民师指标莫名“丢失”,其从教资格始终无法得到正规确认,直到2003年底被迫离开讲台,仍被排除在现行教育体制外。在他被清退后偶然得知,自己早在1982年就被莫名“辞退”。从1970年初到2003年底,丁学玉教了34年书,一共只拿到9533元工资。

  对话人物>>>

  丁学玉,河南省鲁山县磙子营乡人,68岁,曾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4年的乡村教师。然而,由于民师指标莫名“丢失”,其从教资格始终无法得到正规确认,直到2003年底被迫离开讲台,仍被排除在现行教育体制外。在他被清退后偶然得知,自己早在1982年就被莫名“辞退”。从1970年初到2003年底,丁学玉教了34年书,一共只拿到9533元工资。

  对话背景>>>

  2月23日,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观察》栏目以《26年后才知被“辞退”谁造就了“黑户”教师?》为题,对丁学玉被“辞退”一事进行报道。节目中,面对记者,鲁山县委群工部部长汤钦,一边擦着护肤品一边说:“我是当领导的,不可能每件事都知道具体,你要找各个部门。这件事毕竟这么多年了,我不是很清楚。”该言论引发争议。

  25日晚,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政府网回应,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于24日召开联席会,成立了由市纪委、信访局、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目前,工作组已入驻鲁山开展工作。

  昨日,丁学玉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采访。

  丁学玉接受采访

  “1970年农历正月十七开始当老师,当年我22岁”

  华商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当老师的?在哪里任教?

  丁学玉:我从1970年农历正月十七开始当老师,当年我22岁。最早是在鲁山县张官营乡的初中教语文,教了两年后,我们乡,当时称鲁山县磙子营公社的两个村联办了初中叫大尹庄中学,我就被调回来教书。初中从开始的两年制改到后来的三年制,我一直都教毕业班语文。

  华商报:能一直教毕业班,说明你的教学水平得到学校认可?

  丁学玉:我的教学成果很好,每年我的学生毕业会考成绩总在前三名。我有6个学生考上名牌高等院校,有考上人大的,有上军校的,还有后来去德国、美国留学的。后来我教小学,学生在乡统考中成绩也很优异,我曾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还在乡里得过小学四年级教学竞赛第一名。这些年我带过的学生不下1500个,他们很多人考上大学了还回来看我。

  华商报:为什么后来去了小学?

  丁学玉:1982年河南省进行民办教师整顿,所有老师都要参加民师资格考试。当时,磙子营乡几所中学联合成立了关西联中,公社决定把我调去当语文老师,新学期开学就去报到。但没想到开学前三天,关西联中校长通知我不用去报到了,仍留在原校,后来才知道别的学校有位老师顶替了我。我原来的大尹庄中学已经被撤销合并,改为大尹庄小学了,我就变成小学语文老师了。当年秋天,鲁山县发放中小学民师任(试)用证,考试合格的老师都有这个证,但我没有,既没有中学任用证,也没有小学任用证。

  华商报:没有这个证意味着什么?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丁学玉:影响大得很,没有证就意味着我不是在册老师,是教育“黑户”,没有身份,只能算是代课的,没有民师指标,将来就无法转正。开始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影响,后来发现和我一起参加考试的老师,拿到证的都陆续转正了,每个月能拿到一两百、两三百的工资,而我没有证,只能拿计划外教师的工资,每月只有18元(1982年),1992年后才涨到52月一个月。我教了34年书,一共才拿到9533元的工资,有工资条为证。(注:刚参加工作至1982年,工资较低,曾经历过每月3元,每月6元的时期。)

  “顶替我的人和家人都已经去美国了,再也没回来”

  华商报:你一直没有证,一直无法转正,问过原因吗?

丁学玉:找过,公社教育办的领导说我没有通过考试,怕我不高兴就没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刘苗   网络编辑:朱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