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生在校“开银行” 启动资金20万元
摘 要:如果说张明(化名)是中国首位大学生“银行家”,似乎有点言之过早;如果说他是第一位“开银行”的大学生,倒真有那么点儿意思——毕竟,这个敢想敢干的小伙子,已经把他的“6531银行”成功地开在“目标客户”面前。
如果说张明(化名)是中国首位大学生“银行家”,似乎有点言之过早;如果说他是第一位“开银行”的大学生,倒真有那么点儿意思——毕竟,这个敢想敢干的小伙子,已经把他的“6531银行”成功地开在“目标客户”面前。
未来的“金融家”在11月15日初试啼声。当晚,一张宣传单图片在人人网上被疯狂转发,宣传单题为《“6531银行”开幕啦》,文中的内容可谓劲爆:“到毕业之前无限期贷款,贷款金额从100元到20万元不等,月息1.8%……”图片两小时内浏览量多达6000多次,分享量高达240条。短短5天,就有十几拨儿客户咨询业务。
有人羡慕地说,这才是真“土豪”,有人惊呼“放高利贷的来了!”“大工惊现地下钱庄!”也有人对其合法性表示质疑,纷纷留言:“哥们,趁早收手吧,小心‘查水表的’来了。”
看新闻决定“开银行” 问律师马上发传单
如果“6531银行”真的成为百年老店,研究金融史和企业史的学者一定不能搞错基本资料——创始人张明,大连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生于1993年;启动资金:20万元;启动资金来源:张明从小积攒的压岁钱和零用钱。
每到过年,小朋友们都把压岁钱拿去买玩具了,而张明却默默地把红包积攒起来,等到年后银行一开门,通通存到家人为他代开的账户里。不仅是压岁钱,就连平常亲友长辈给的零用钱他也不放过,“那时候总是一得了钱马上就往银行跑,40元,50元,70元……一点点往里面攒。”他知道家里根本也不需要自己攒钱,但“就是隐隐约约地想着以后长大了,能有笔较为自由的钱,干点不一样的事情。”
时机的出现来自灵光一闪。11月15日(周五)早晨,他像往常一样起床,按照惯例上网浏览百度新闻,一条“中学生校内开‘银行’ 校长筹集1万元作启动资金”的新闻吸引了张明的目光。在这条新闻里,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用自己的稿费1万元,开办“圆梦银行”,交给该校的高中生自主运营,主要用于投资校内各社团的发展,年利率统一5%。
“看到这条新闻时,我原本睡眼蒙目龙的脑袋瞬间就清醒了,将新闻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看了十几遍。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喊,‘机会来了,机会来了!’”产生“开银行”的想法之后,张明马上在线咨询律师,问题就是个人能否向个人放贷。得到肯定之后,他又在自己的电脑上设计了一份简洁的传单,当天下午就跑到校内的小复印店,一印就是3000张。
从阅读新闻灵光一闪,到逐个宿舍发完传单,短短12个小时,张明就完成了他的校园金融事业的策划和初步推广。他也承认那天的自己有些疯狂,“但我总是想,高中生都能干,为什么大学生不行?既然还没有人做,那这个螃蟹,我吃定了。”
经营利润承诺部分作公益 个人借贷律师称合法
张明的传单是这么开篇的——“你还在为想创业而筹不到资金而发愁吗?你想创办社团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吗?最近你的个人经济又遇到困难了吗?这个月又把下个月的生活费花光了吗?想给女朋友买一个好点的生日礼物却暂时没钱吗?如果你正在为以上问题而苦恼?那么,恭喜你,你的问题马上可以解决啦!‘6531银行’是大连理工大学第一个由在校学生自主创办的‘贷款银行’……”
或许是理科生的语文水平有限,
- 毕业生放弃月薪6千工作 微博卖土鸡蛋月入过万(2013-11-04)
- 大学生合伙创业卖烤猪蹄不敢告诉父母(2013-08-15)
- 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创业计划通过省教育厅审核(2013-06-08)
- 山东协和学院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讲座(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