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小伙13年写成奇幻童话书 家庭的痛和快乐
摘 要:从小,他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自闭症小伙13年写成奇幻童话书,是我国首个出版书籍的自闭症患者,童话背后是一个孩子的幸与不幸以及家庭的痛和快乐。
家庭减少了几分烦恼。
翼飞身体协调能力差,小时候是奶奶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会了他画圈和写字,日复一日扶着他练习骑自行车。爷爷为了让孙子营养全面,不辞劳苦把蔬菜剁碎为他包馄饨,想方设法从外地购买补脑的营养药给孙子吃。爸爸妈妈的付出更是不言而喻,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儿子各种技能,带着儿子四处奔波到处求医,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加完整的爱,他们还拒绝了亲朋再生一个孩子的建议。
为了让儿子的人生更加丰富,夫妻俩还带着儿子游览世界,去了很多国家,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等等,还自驾7000多公里到我国西南地区。这本《生肖王国》也是爸爸妈妈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记者了解到,翼飞的草稿全部是手写的,非常潦草,一般人根本无法辨识,是妈妈一个字一个字跟他核实后敲到电脑里的。
在外人看来,有这样一个孩子的家庭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但是翼飞的爸爸妈妈却真实感觉到幸福和快乐。“我们的快乐在于别人轻易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可以做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别人无法感受的,犹如沙漠中喝到了甘泉一般甜美。”
在出版社的邵顺文老师看来,这样一个家庭“用自己的心温暖着彼此,拯救着彼此,激励着彼此,他们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
何为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自闭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万分之二到五,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临床表现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非常抵制与人交往
该症患者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大多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行为方式刻板重复
此外,该症患者行为方式容易刻板重复。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某些方面具备“天才”
据悉,约3/4该症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约1/3-1/4患儿合并癫痫。部分患儿在智力低下的同时可出现“孤独症才能”,如在音乐、计算、推算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超常表现,被称为“白痴学者”。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