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教育新闻  区县教育  
中考新闻  高考新闻  
名校会课厅  专题活动    
名师大讲堂  教育论坛
小学新闻  初中新闻  幼教新闻
高中新闻  职专新闻  名校展示
资 讯 互 动 校园动态

重视!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郁风险 早干预早治疗

http://www.e23.cn2020-09-16 11:16:12扬子晚报

    摘  要: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孩子也会得抑郁症吗?“导火索”是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袁勇贵主任医师指出:我国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青少年抑郁症离我们并不远,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主动及时就医。

  近三成青少年

  有抑郁风险

  升学压力大、课外辅导班各式各样……近年来,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口中“别人家孩子”的阴影和压力下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据有关调查显示,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郁风险,抑郁症也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十年前,在我们心理精神科的门诊上,一天只会碰到2-3个青少年,但现在一天的门诊病例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少年抑郁问题。”袁勇贵主任表示,青少年抑郁离我们并不遥远。在门诊常见的青少年抑郁症,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主要包括:容易与他人起争执、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还有严重的出现自我伤害、自杀等倾向。

  专家介绍,青少年人群的心理不及成年人成熟,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易出现低落情绪,面对学业压力、情感伤害时又欠缺较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些都是孩子处于青少年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容易引发抑郁症的原因。

  提醒

  家庭问题和家长的轻视是“导火索”

  在很多家长的固有观念里,孩子不用承担生活上的重任,衣食住行还有父母负担,校园里有较为纯粹的友情,他们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患上了抑郁症,是不是太闲了?

  对此,袁勇贵主任强调,家庭问题和家长的轻视是引起孩子抑郁的重要“导火索”。有些父母陪伴缺失,将孩子丢给老年人带;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让孩子长期活在巨大压力中;有些家长工作变动导致孩子上学、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这些都成为了孩子不良情绪生长的温床,在不经意间,“心灵的感冒”——抑郁症就找上门了。

  袁勇贵主任说,常常遇到有的孩子自己跑来门诊就医了,家长还不重视;有些父母还会有“病耻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这是种严重错误的观念,是导致耽误防治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原因。

  支招

  提高重视度,及早干预治疗

  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等表现,甚至有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行为,持续存在两周以上,就要警惕患有抑郁症的可能,及早找专业的医生问诊。

  要警惕抑郁症的认知症状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比如:记忆力下降:记不住事;注意力下降:上课时总是走神;执行功能受损:犹豫不决、难做决定;精神运动速度减慢:反应慢,总是跟不上别人的思路;躯体症状:身体部位疼痛,找不到原因等。

  这些青少年的身体或不当行为状态,在很多家长、老师眼中,很容易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但对于心理精神科医生来说,这些恰恰是青少年抑郁情绪或疾病的表现,需要得到专业的治疗与支持。

  袁勇贵主任介绍,常见的青少年抑郁症是可以治疗和治愈的,主要治疗手段为:病情严重时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待病情好转后,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专家提醒:青少年抑郁,只要在专业的心理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遵医嘱展开治疗,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家长不可讳疾忌医,耽误孩子的治疗。

作者:通讯员 蔡逸秋 记者 杨彦   网络编辑:鞠月芹 值班主任:李欢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