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附小参观“岩石地质博物馆”活动
摘 要:寒冬渐行渐远,初春的暖阳照耀,3月2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13级七班全体同学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下,来到位于经十东路的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参观“岩石地质博物馆”。
寒冬渐行渐远,初春的暖阳照耀,3月2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13级七班全体同学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下,来到位于经十东路的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参观“岩石地质博物馆”。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是省属国有企业,拥有省内甲级矿山岩土测绘资质,权属企业分布在省内16个地市,依托矿山勘探的主营业务,该单位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珍贵岩石标本,构建了这座展示地质勘探人文情怀的“地质博物馆”。在讲解员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游览了数量庞大的硅化木林、一楼精品岩石珍藏馆、以及五楼地质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拥有从白垩纪早期至今百余种岩石标本,既包括水晶、菊花石、岫玉、油页岩等省内外珍奇标本,也拥有金矿、钼矿、铜矿、煤炭等矿石原石样本,颜色涵盖翠绿、孔雀蓝、土黄、红褐、乌黑等,质地有粗糙、温润、晶体状等等,同学们大开眼界,边听边看边亲手触摸,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曾经埋藏在黑暗地下如今闪耀于阳光之下的珍宝。
“这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它的年龄已经有一亿岁了,我们的地勘人员是在新疆发现的它们并运送回来,它们现在在市场上被炒到天价”,“这镶嵌块状碎玉的石头是和田玉的原石,同学们移步旁边,这里还有独山玉、岫玉、蓝田玉原石,构成我们熟悉的国内四大名玉”……伴随讲解员引人入胜的讲解,同学们由衷发出“哦”“哇”“呀”的感慨,一双双充满惊奇感的小眼睛,感慨我们国家真的是地大物博,铁、金、铜、钼等稀有矿藏一应俱全,看看这些埋藏在地下的宝藏,有的晶莹剔透,有的浑厚粗犷,有的漆黑如墨,有的明艳照人,还有的根本不像石头呢,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啊!
为了让这些宝贝们见到阳光,老一代地质探勘人员拥有地勘锤、放大镜、罗盘针三大“法宝”,新一代地勘人员更采取了地震、放射性、超声波等多种方法作业。同学们通过观看关于地质勘探工作情况、地质塌陷和人员救助、地球地质学的视频,了解到地勘人员要靠跋山涉水、撇家舍业、长期在外艰苦环境下不断探寻,往往要几辈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探勘成功的梦想。试想下,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掌握方法并且在漫漫长路持之以恒上下求索,才能收获智慧的“原石”并镶嵌到我们“人生”这条长路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处处皆有学问,依托“家委会”家校联合开展教育是山师附小多年来秉承的一贯理念。通过此行参观活动,同学们开拓了眼界思路,收获满满,这也将作为六年级毕业班的一次大型班级集体活动,凝集成同学们记忆中的珍珠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