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楼第三小学学生探秘气象奥秘 做环保践行者
摘 要: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培养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活跃本班的气氛,增强班级凝聚力,洪家楼第三小学2017级1班班主任吴老师和家委会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了这次“探秘气象奥秘、认识雾霾、做小小环保践行者”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培养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活跃本班的气氛,增强班级凝聚力,洪家楼第三小学2017级1班班主任吴老师和家委会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了这次“探秘气象奥秘、认识雾霾、做小小环保践行者”社会实践活动。
27日早上8点,由班主任吴老师和9位家长志愿者带领着41名同学准时出发。大巴车上,同学们时而齐声背诵着三字经和经典古诗词,时而齐声合唱。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在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吴老师带领着同学们整齐有序的进入了科普馆。一进一楼大厅,瞬间被科技味儿十足的蓝色环境包围。这里介绍的是气象发展历史、现状的知识展示。展览从远古气象开始讲起,带我们进入气象学历经千百年发展的历史。代表天气现象的甲骨文告诉大家,古代仅用一个形象的符号,就能表示雨夹雪,让师生们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他还告诉大家,关于“霾”的最早记录,要追溯到殷商时期,但当时霾主要由扬尘引起,现代的霾则伴随着工业污染,成分上古今有很大差别。从最原始的黄帝内经到今天的诸多高科技,这门古老学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气象科普馆中心位置依次立着几个方方正正的,如同电冰箱似的“大家伙”。它们是馆里的“镇馆之宝”——“CYBER962”、“克雷EL98”、和“曙光1000A”超级计算机。它们不仅仅见证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发展,也映射着中国气象技术由从无到有、从完全依靠国外进口处处受制于人,到不断自主创新,拥有自主产权的领先科技的艰辛历程。
从一楼大厅到二楼展室的过程颇为有趣。被设计成“时空隧道”的电梯两侧安装了全景电子屏设备,仿佛来到了“人造大自然”之中,短短几十秒的穿越过程有着移步换景、环环相扣的美妙。这里的设置,体现了“乐”中“学”科普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普思路。在这里师生们都参与到互动游戏中,通过骑行游戏、知识抢答等小游戏,大家了解到了平时容易忽略的气象知识。在天气预报大厅里,每人都可以充当天气预报主持人,体验从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也陪同全体同学体验了一把当气象主播的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社会,了解气象,开拓视野,丰富了大家的课外生活。“探秘气象奥秘、认识雾霾、做小小环保践行者”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保护碧水蓝天,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