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家的“声音”(张子炫)
“卖挂件啦,最低价两块钱一个啦…..”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山师附小三至六年级学生在举行红领巾交易市场的活动。这项活动,我一共参加过三次,特别是第三次我卖了一百多元呢!但这一次是我小学生涯的最后一次,我格外珍惜,格外积极,还略带有一丝伤感!
几年来,我们的红领巾交易市场变化可真是不少啊!摊位由小变大,越来越个性化;商品由少变多,越来越丰富;卖货的点子、口号和手法更是五花八门,绝妙无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卖家竟然从不知道如何合理定价导致赔本,懊恼后悔;到学会正确处理闲置资源并合理定价,诚实地“自夸”自己的商品如何实用,渴望着成交,体验到商品交易的艰辛,体会到“一丝一缕当来之不易”的深意。而作为小买家们通过货比三家的“交易”,明白了怎样以最低的性价比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同时还学会了理财,学会了如何交流、沟通,也培养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结合自己这三次的购物体验,我想从小买家的角度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的小市场以班集体为单位,自主设计主题,自行收集售卖的物品,由于售卖区以年级划分,我们只能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闯,去找寻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也不能便利的货比三家,有时明明感觉“明知山有虎”却也只能“偏向虎山行”,因为担心机会稍纵即逝,也常常导致“追悔莫及”的遗憾心理。我想,如果我们学校的这个交易市场能像大超市的商品一样,分类统筹管理,比如:书籍类、玩具类、食品类、文具类等等合理布局就更好了。这样就需要提前确定或提前统计各班的售卖围,并根据大体的方向进行分类,将大概售卖同一类商品的班级划分到一个区域中,小买家就会根据需求到相应的区域进行讨价还价,淘得心仪的宝贝。这样相信我们的小市场生意会更加火爆,竞价会更加激烈,兴趣会更加浓厚!
还有半年就到毕业季了,现在我更加珍惜在校的每一项活动,由衷的希望红领巾交易市场能够持久的开展下去,而且越办越红火。小卖家的“声音”将成为我永生难忘的回忆!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六年级十四班
张子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