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济南府,畅游百花洲(王蔚然)
8月的一天,我来到了承载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韵味的百花洲。百花洲又名百花池、小南湖,与大明湖仅有一路之隔。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曾巩曾经调任齐州(今济南)知州,在大明湖上筑百花堤,小岛也因之而名为百花台。岛上百花烂漫,景色宜人。初入百花洲,一碧波光粼粼的小湖,仿佛冲淡了夏天的炎热,岸边弱柳临风,水中碧莲映日,红荷争艳。
我看到了那平静的水面上不时掠过的飞鸟留下一道道涟漪,水里面怡然自得游泳的鱼儿不时吐出一个个泡泡;也参观了百花洲里惟妙惟肖的各种雕像。这些雕像主题不同,有“温情一家亲”、“小伙伴互助友爱”等,但都展现了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
在百花洲,还亲手制作了一张篆书的拓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的在刻有文字的仿汉代青砖上涂上墨,再小心翼翼的把宣纸覆盖在砖上,用布锤夯平,最后仔细地把宣纸揭下来,于是,人生的第一张文字拓片就此诞生了!
在雨荷居里还品尝了老济南传统味道的老酸奶、牛皮糖……,也观看了老济南的民俗文化:文创、手鼓、布艺、软陶、相声等各色各样的在我看来很新鲜的玩意。我觉得这些老济南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
百花洲的房屋都是青砖青瓦,四合院一样的房子,最高只有两层。有的房子前面还有一弯池塘,四合院中央还有水井。和现代化高耸入云的大厦比起来,这种四合院更多了一种亲切感。在当下,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得越来越紧张,但是在这里,却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宁静,前所未有的安详,上一代的人可能还会从这里看到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这里所有烦恼、焦虑,都伴随着悦耳的蝉鸣和温和的清风统统消逝。自己会发现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只是自己紧张而已。
我们还见到了明清时期的瓷片,虽然只是一些残缺不全的碎片,却能从这些碎片中依稀看出这些瓷器完整时精致的样子。老式的留声机、电风扇、缝纫机,这些只在奶奶嘴里听说过的老物件,似乎又转动起来,仿佛又看到那个邻里和睦、并不富裕但很幸福的年代。这些文化碎片虽然就是那个年代很平常的一件东西,但是现在却能勾起一代人的回忆和一代人的畅想,正所谓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使我明白像文字拓片这样的传统文化要保留,不要让它只留在记忆里。
在百花洲,我不但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还收获了很多的快乐!
2012级14班王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