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任德越)
时光荏苒,它缓慢而无声地带走记忆中所有尘封的往事,但是总有一个画面,深深地嵌在我的记忆中,永不磨灭。
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正坐在老师的画室里,认真临摹一副漫画作品。阳光透过大大的窗户,照在周围三三两两的同学身上,投下参差不齐的温暖的影子。老师在画室里游走,不时帮同学们指点迷津。小小的房间里充盈着阳光与墨香,气氛就像某个文人墨客的书房,恬静而雅致。
同学们都沉浸在这个明媚的下午,我却画不下去了。画到这个部分,错综复杂的结构让我眼花缭乱,纵横交错的线条令我头昏脑胀,繁重抽象的色彩使我心神不宁。我只好向老师求助,老师拿起笔,寥寥几笔,干净而利落。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就这样被老师轻易地解决了。我不得不叹服老师的功底,但同时,我也看得眼红,想亲手去尝试。那种感觉,就像饥饿,慢慢地渗透,不可阻挡。
老师离开我身边后,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笔,抱着憧憬,抱着热情,抱着渴望,模仿老师的手法,轻轻画去。当我抬起笔时,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老师画出的轻盈而流畅的线条,到我笔下,就变得曲折,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留下的步迹。那些线条仿佛在一瞬间变得扭曲,变得狰狞,变得恐怖,变成一张张狞笑着的脸,我仿佛听到它们的讥笑,握着笔杆的手在颤抖,在颤抖。我努力稳定心神,用力拿起橡皮狠狠地擦去刚才的笔迹。再次落笔,又不令人满意。我反复地擦了画
画了擦,每一次都不尽如人意,最后我得到的,只是一张被擦得皱皱巴巴的,留下些许深深浅浅痕迹的纸,就像老人龟裂的手掌心。我彻底失去了再来一次的信心、热情和勇气,无力地瘫在木椅子的靠背上,与这张纸无助地对望着。
老师不知什么时候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缓缓地说:“画画是修身养性的,你怎么能跟画生气呢?记住,画画时,要心如止水。”老师背着手,站着我面前,透过沉重的大黑框眼镜,我能看见他眼中除了他惯有的平淡外,还焕发着信任。
放下一切自负与骄狂,时间、空间全部抛之脑后。现在,我的眼前只有这副画,笔尖在沙沙地响……很快,这副画就完成了,我和老师都相当满意,同学们也都赞不绝口……
多年后的今天,我在这里用文字追溯那个下午,追溯我的老师,追溯曾经无比自负的我,追溯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我已多年未去画室,也多年未见我的老师,但是那个明媚的下午,那张令人满意的画,老师谆谆的教诲,却变成了一副画面。它就像一帧老照片,随着时间的漂洗愈加清晰,每每想起,都镌刻着骤然盛放的温暖。
济南市平阴四中 初一十班 任德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