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老济南”(梁笑)
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和妈妈成了泉城广场的常客。在地下购物中心买东西,去恒隆吃饭,到新世纪影城看电影,到新华书店“蹭书”……
话说这天傍晚,刚从泉城路新华书店“蹭书”完毕,妈妈便故作神秘地说:“你知不知道这个书店后面,藏着一座城?”
“啊?一座城?”我往后张望了一下:“不会吧?它连个后院都没有!”
“你都没去找,怎么知道没有?走,咱俩一起去找找。”
“啥城啊?”大热天的我实在不想走路。
“济南城。”
“老妈你热晕啦!济南城还需要找啊?咱不就站在济南城泉城路上嘛!”
“我说的是原汁原味的济南城!”妈妈不再跟我解释,拖着我开始往新华书店后面走。
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个小胡同,我们顺着小胡同走进去,胡同很窄,地上也没有铺沥青,而是一块块的大石头,两边的房子也没有高楼大厦,而是一个一个的小院子,院子的院门都很古朴,有的门前甚至还贴着对联。
“怎么样,有没有一种穿越了的感觉?”妈妈拍了拍一个院子的院墙。
我回头看看,不远处的恒隆广场露出完美的曲线,现代而充满着金属的质感,而身边的小巷如此窄小且局促,仅仅相隔一条街的两处,仿佛隔了一个时代……
继续往前走,看到有敞开的院门,有的院子有影壁,有的没有,一眼望进去,竟然能看到水井和爬满了架子的藤蔓,而里面低矮的小方桌边,坐在躺椅上乘凉的老人摇着蒲扇——在这个满地都是空调的时代里摇着蒲扇……
越往里走,小胡同的分支越多,一开始老妈还记路,后来老妈开始乱走,然后我们俩就误打误撞地走进了张家大院。
我这是第一次来张家大院,据老妈说,原来都是普通的住家,现在这么招摇地挂上了牌匾,开起了店,店家用泉水泡茶,用泉水冰西瓜,紧临的王府池子安静而美丽,与岸边的垂柳相映生辉。
出了张家大院七弯八绕的,我们终于来到了比较宽一点的街上,当我看到不远处的架在小河上的拱桥时,忽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老妈,这地方我来过吧?”
“呀,你还记得啊!你在一二年级时班里来这里做过活动,还和同学们在这个拱桥上看过大鹅!但上次,我们走的不是这条路,所以你对刚才的老街巷没有印象,怎么样,觉得咱们‘老济南’美吧?”
“美!”回头看看熙熙攘攘的泉城路,再看看身边秀美静雅的“老济南”,感觉到更令人着迷的气息。
山师附小6.1班 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