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教育新闻  区县教育  
中考新闻  高考新闻  
名校会课厅  专题活动    
名师大讲堂  教育论坛
小学新闻  初中新闻  幼教新闻
高中新闻  职专新闻  名校展示
资 讯 互 动 校园动态

说三国——读《三国演义》有感(朱柏宇)

http://www.e23.cn2017-09-06 13:41:10舜网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和人民生活中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书中人物众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四年级时我曾经阅读过一遍《三国演义》,五年级暑假我再次品读了这本名著,对书中的几位人物有了新的看法和感受。

  说关羽

  关羽是一个英勇的人。在《三国演义》的众多将领中,关羽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了他万人敌的勇武,“单刀赴会”表现了他凛然的神威,“刮骨疗毒”表现了他的大丈夫气概。在作者细致传神的描绘下,关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

  关羽还是一个忠诚的人。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之所以成为兄弟,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破贼安民”,“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为了这个桃园结义,关羽一生追随刘备,有难同当,有福共享,荣辱与共,终身不渝。

  他暂时投降曹操时,曹操非常重视他,封他为“汉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曹操还把吕布的“赤兔”送给了关羽。但这并没有留住关羽。面对曹操的厚赐,关羽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心里想的依然是与刘备、张飞的兄弟情义。关羽表现出来的信守承诺、不唯利是图的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羽是一个义重如山的人。在华容道,曹军已经没有力气打仗了。关羽本可以杀掉曹操,立下头等功,但他想到与曹操当年结下的恩情,又见曹军皆哭拜在地,越发不忍,便放曹军过了关。在关羽身上除了对君主刘备的“义”之外,还表现为朋友之间的“义”,包括“英雄识英雄”、“一诺千金”、“讲友谊、守信用”、“光明磊落、刚正不阿”、“恩怨分明”

  凝聚在关羽身上的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同时也是平民百姓的一种基本的做人道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依然传承着“诚信”、“友善”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坚守下去的。

  说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奸雄”,既残酷,又狡诈。他的人生理念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一个极差的品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发展自己的势力。

  曹操真的仅仅就是这样一个人吗?其实在分裂混乱的的三国时期,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操起了相当显著的作用。他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爱惜人才,爱护士兵,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明君。所以我认为,历史上的曹操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残酷、狡诈。作者之所以这样描写,是为了突出刘备的“仁道”,把刘备塑造成“救世主”的形象。如此一来,站在刘备对立面的曹操自然就被当做是一个破坏“正统”的乱世奸雄了。

  曹操能够建立魏国,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经历了无数挫折。征张绣时,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全部牺牲;赤壁之战,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曹操经受的挫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是曹操意志顽强,他没有放弃,而是招兵买马、重振旗鼓。官渡之战中,曹操在地理形势不利、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打败袁绍;稳定中原局势后,曹操继续向南方发展,占领荆州,打败刘表;他围攻吕布三个月,决水围城,令吕布军中大乱,下城投降。

  曹操的故事给我了很多启示。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更不能轻言放弃。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多动脑筋,坚持不懈,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说诸葛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着力描绘的人物之一,他被作者描绘成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罗贯中对他的爱与崇敬,将他作为“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善于观察和思考。大家都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吧!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嫉妒诸葛亮,让他三天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趁着雾天假装进攻曹操,引得曹操放箭,于是“借”来了十万支箭。诸葛亮神机妙算,用“草船借箭”令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智慧,源于他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用脑子解决问题,以智取胜。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这句话来形容诸葛亮再贴切不过了。“空城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当时诸葛亮在西城县搬运粮草,司马懿起兵十五万向西城县杀来。诸葛亮手下只有两千五百人,寡不敌众,他便把战旗收起来,城门大开,自己坐在城楼上弹起琴来。司马懿看到此景以为有诈,下令撤军了。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的情况做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便利用司马懿对自己的一贯认识,采用了“弄险”的计谋,解除了危机。这次成功基于诸葛亮对敌我双方实力和主将心理的深刻分析。

  鲁迅曾批判《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我认为,千百年来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智慧的化身,被世人称为“智圣”,是与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努力分不开的。诸葛亮的智慧离不开从小的刻苦学习。他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就有“喂鸡求学”的故事。他出山前“读万卷书”,认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形成深厚的理论基础。出山后“行万里路”,付诸实践,厚积薄发,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展露过人的智慧。

  诸葛亮说“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我们也应树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注重实践,掌握真本领,成为智慧型的人才。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精彩纷呈,人物鲜活生动,捧着这本书,我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自拔......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6年级14班

  朱柏宇

网络编辑:顾倩 值班主任:顾倩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