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教育新闻  区县教育  
中考新闻  高考新闻  
名校会课厅  专题活动    
名师大讲堂  教育论坛
小学新闻  初中新闻  幼教新闻
高中新闻  职专新闻  名校展示
资 讯 互 动 校园动态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二三事

http://www.e23.cn2017-10-25 10:31:09舜网

    摘  要:每每去当代书画家荆向海老师那里,听向海老师聊得多的便是中石先生的高风峻节、学术学问、趣事逸闻。我也总是被中石先生的幽默、风趣、率真所吸引,所感动。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二三事

  每每去当代书画家荆向海老师那里,听向海老师聊得多的便是中石先生的高风峻节、学术学问、趣事逸闻。我也总是被中石先生的幽默、风趣、率真所吸引,所感动。

  因中石先生是向海老师的老师,所以,每每在报刊上看到关于中石先生的消息,我也便热切关注。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二三事

  说起来,最早“认识”中石先生,还是在学校读书时。当时所上的学校虽然不过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对于书法却颇为重视。学校里有专职的书法教师,有书法协会,还经常办书画展览,展览教职工和学生的优秀作品,每周都有书法课,每天都安排专门的时间习书。先是硬笔,一年后是软笔。就是在所上的书法课上,放映着中石先生讲解书法的录像,让我得以听到中石先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一睹中石先生挥毫书写的风范。

  欧阳中石先生,1928年出生,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在逻辑、音韵、戏剧、书学、语文教育学等专门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精于书法、绘画、京剧表演以及诗词曲联创作。1985年起,中石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创立书法教育专业,1993年担任中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1998年又成为第一位书法博士后指导老师。中石先生著述丰赡,主要著作有《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书法与中国文化》、《艺术概论》、《中国书法史鉴》、《中国书法》、《章草便检》、《学书津梁丛书》等,可谓是著作等身。目前他还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等。

  这是我在网上搜罗到的中石先生的简介。

  中石先生谦逊、风趣。书画大家栏目采访中石先生。中石先生说,我不是书画大家,我是一教书匠。中石先生还用这四句话幽默地总结自己: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中石先生思维敏捷,幽默风趣,快言快语。有一年,刘海粟、白雪石、秦岭云等诸书画大家相聚作画,让中石先生题诗。有一老友知道中石先生思维敏捷,故意不让他思考,让他现题。先生不急不慢地说,曹植有七步诗,俺祖上有“三上”(指欧阳修的枕上、厕上、马上),我就选厕上吧。说完,去了一趟卫生间,回来挥毫就题。

  有一年,我参加一个文学采风活动,到高唐李苦禅纪念馆参观。看到那馆名是中石先生题的,是很清雅的行楷书。遂想起向海老师告诉我的关于中石先生与大石先生的有趣故事。中石先生来时,还特意去看了同苦禅先生一样同为高唐人的孙大石先生。中石先生幽默,说孙先生比他大一辈,大石先生有些愕然,中石先生眯着眼笑说,因为他是大石嘛,而他只是中石。驻足欣赏先生的书法时,我禁不住默默微笑起来,同行的文友看我一个人在笑,就好奇地问我笑什么,我便告诉了他这段故事,文友在感佩中石先生的幽默风趣之外,也会心地笑起来。

  中石先生是热诚于教育事业的老人。教育系统找他题个校名什么的,据说是不仅分文不取,还会大老远地不辞辛苦去应邀剪彩。先生虽然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依然精气神十足,吃嘛嘛香,说嘛嘛有味道,身体倍儿棒。向海老师曾经饱含深情地向我讲述了中石先生在山东一天的行程:上午,应邀去淄博周村,参加山东纺织工业学院校牌揭牌剪彩仪式,校牌题字是先生题的,然后吃中午饭,下午2:30分,为山东工业大学的师生做了关于书法文化的精彩讲座,在课堂上讲课,边讲边示范,一点也不见普通老人的倦怠。4:30分,讲座结束后返回济南,在丽天大酒店吃晚饭,晚饭后,7:30到北洋剧院,听张火丁先生的戏,中石先生还为张火丁先生题字:张灯结彩。看戏结束后回到舜耕山庄住宿,已是晚11时。向海老师多次提及,中石先生在山东的活动,他大都是全程陪伴,陪伴自己的恩师,感受先生的美德厚学,于自己也是受益匪浅。2006年12月 24日上午,济南市第五中学“春晖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中石先生现场捐赠30万元设立了“春晖奖学金”,用于表彰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济南五中是一个给我力量的学校。只是我几次回济南,都没来得及回五中看看,深感惭愧,以致不敢回。这次来母校,请原谅我迟到的回归。”在捐赠仪式上,中石先生满怀深情地说。其实,类似于这样的捐赠,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有的见诸报道,有的没有。而中石先生对教育的深情由此可见一斑。

  中石先生是性情中人。2005年金秋时节,中石先生又一次来山东故里,适值蒋维崧先生写就十米书法长卷,书写内容系苏东坡诗词,优雅清丽的行书,打电话请中石先生题跋。蒋先生的学生常诚携长卷到中石先生住处,两人都说了句“敢不从命。”这句话在常诚的意思是:我是蒋先生的学生,奉师之命,作为学生,岂敢不从命。中石先生是自谦、幽默:敢?不从命。老人家谈笑幽默了一阵子,当然还是欣然为蒋先生长卷题写:“文德翰采,光及北辰”。中石先生题写的小字款更有意思:“乙酉之秋返里,峻斋先生所属,敢不从命,遂逢题如下,夫子教我。中石。”

  先生从事书法教育几十年,于书法教育、书学研究等多有真知灼见。针对书法创作中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中石先生曾指出,学习的时候是不要谈“我”,要看人家;创作时候也不要没有别人,应当把别人的拿来,把别人的好东西吸收并表现出来;所以,在艺术上,如果单一强调个性或共性,哪一个也不对,两者要共存共在;如果你的书法个性中越具有共性越了不起,光谈个性就沦为孤家寡人。而对于经典作品的吸收上,他提倡“笔冢墨池”般的临帖功夫。中石先生认为,临习字帖实际上是在锻炼人的两个能力:一个是眼睛能力,看得准;一个是动手能力,要能把它表现得出来;眼睛要看得准,手才能表现得准。中石先生的这些说道都是恳切之言,药石之言。

  最近在报刊上偶然读到先生的《庚辰论书》,虽不过是千字短文,但其学养,其文笔,其真知灼见,让人叹服。中石先生深情写道:“是故,余力求置之文化,以期成一充实广阔而渊深之学科,与其他诸科并列,为诸科扬出些许的光彩,庶几纳书一事于当途也。”是中石先生的自谦,也是先生的心志。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中石先生高风说不尽,在此,只记述几件关于先生的趣闻轶事,为纪,也为念。

网络编辑:顾倩 值班主任:顾倩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