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教育新闻  区县教育  
中考新闻  高考新闻  
名校会课厅  专题活动    
名师大讲堂  教育论坛
小学新闻  初中新闻  幼教新闻
高中新闻  职专新闻  名校展示
资 讯 互 动 校园动态

让我爱上学习的古诗(孙式建)

http://www.e23.cn2016-12-20 15:46:51舜网

    摘  要:那是去年的一天,给儿子新买了一本袖珍型的《古诗》。巧的是,那天他刚从幼儿园学了一首《长歌行》,而这本《古诗》的第一页便是这首诗,尽管不是完整的,但很适合孩子学习和背诵。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几首诗是儿子从幼儿园里学过,并且能背诵的,所以他也就对这本小书特感兴趣。这本小书里面的诗并不是很多,所选的作品却不仅仅局限于唐诗,而是从汉代到清代当中最通俗易懂的诗。纸张也是专门选用撕不坏的类似于塑料纸的一种材料。而且还有几首孩子特别感兴趣的数字诗。这其中就有那首无名氏所作的《咏雪》的诗(这首古诗的版本与现在的

  那是去年的一天,给儿子新买了一本袖珍型的《古诗》。巧的是,那天他刚从幼儿园学了一首《长歌行》,而这本《古诗》的第一页便是这首诗,尽管不是完整的,但很适合孩子学习和背诵。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几首诗是儿子从幼儿园里学过,并且能背诵的,所以他也就对这本小书特感兴趣。这本小书里面的诗并不是很多,所选的作品却不仅仅局限于唐诗,而是从汉代到清代当中最通俗易懂的诗。纸张也是专门选用撕不坏的类似于塑料纸的一种材料。而且还有几首孩子特别感兴趣的数字诗。这其中就有那首无名氏所作的《咏雪》的诗(这首古诗的版本与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略有不同)。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哄着孩子睡觉,给他讲数字诗,就给他讲过这一首。结果你猜怎么着?越讲孩子越兴奋,越讲越有精神,都十点了,小家伙还睡意全无呢。结果呢,反倒是被媳妇儿给尅了一顿。真是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也怪我,给孩子讲数字诗,选的时机不对头,本来讲这些是哄孩子入睡的,反倒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啦。

  这不,买了这本小书之后,儿子除了在上面找他学过的古诗外,就让我给他找“好玩的”。什么是他所说的“好玩的”呢?这首《咏雪》的诗便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题材。还有一点儿,这种诗孩子背得特别快。而且还饶有兴致,阴阳顿挫的,并且还故意在最后一句抖出来一个包袱,那种神态和表情,那副洋洋得意的样子,让人感觉就和变戏法似的,借用孩子婴儿期常说的话就是“都没没啦”!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有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而这首《咏雪》的诗就很有这种感觉。可以说,前三句都是单调而又乏味的数数游戏,或者说简直就是呆板的套话和废话,但到了最后,一句:“飞赴芦花都不见”,竟然是意境全出,让人眼前一亮,此前的一头雾水全没了,变成了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还有那首《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你看,一首诗里面包含了十个数字,按顺序有规则地排列,且由远及近,极富层次感。诗中所表现的事物,仿佛立马就能映入人的眼帘。画面简洁而又优美,干净而又自然,不用你去凭空想象,单单是将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一一勾勒出来,再调配上恰当的色彩,就是一幅极其切合主题的“我眼中的美丽中国梦”。

  除此之外,在陪孩子读诗的时候,我还联想到自己以前读到过的一些有趣的数字诗。也是等孩子来了兴致的时候,给他拓展开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说说这些古诗。例如唐伯虎的那首登山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那首“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那首据说是朱元璋写的:“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除了数字诗之外,其它能适合孩子阅读和背诵的,前提也必是通俗易懂而又朗朗上口的。孩子学古诗,所选择的第一首诗大多会是骆宾王的《咏鹅》,据说骆宾王写这首诗的时候虚岁才七岁。这个时候的他,与孩子们属于同龄人,当然也是最有共同语言,最趣味相投的。第二首便是唐代李绅的那首《锄禾》。诗中通过农民伯伯在田中锄禾,与孩子们在饭桌上吃饭这两个画面的切换与对比,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去珍惜粮食,懂得珍爱生活,一顿饭、一件衣服当思来之不易,也就是要懂得感恩。这便是唐诗里面最淳朴的“弟子规”。

  再比如袁枚写的那首《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你看,诗里面没有用一个形容词,也没有任何的渲染和铺垫,但仅用二十个字,就将一个小牧童天真无邪、纯真自然的形象展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种白描的写作手法,与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如出一辙,且与白居易那首《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里面的故事情节、心理反应,还有荷塘里那唯美的意境全都一网打尽啦。读这首诗,能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鲁迅先生在散文中描写“偷秋”的片段。甚至还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偷偷地去摘杏儿、掰棒子、拔花生的切身经历。当然,那都不是故意和恶意地去搞什么破坏,而仅仅是因为眼前那一派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所勾引起来的一种童年的刁钻食欲。这就像是电视上以孩子为受众,所做的一档关于“旺仔牛奶”的广告。那广告的台词便是:“再看我,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陪孩子学古诗,自己也受益匪浅。从这里面,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浅显的认知和感悟。其中一条,可以用莎士比亚一句名言来概括:“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辞藻”。古诗当中那些简单的语句,简洁的画面,却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另外一条便是,唯有通俗易懂的东西,才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和同频共振的,而具备了这个前提,古诗才得以经久不息地流传下去。

  读古诗真好,与孩子一起读古诗更好!

济南市市中区育晖小学

一年级二班

孙逸琦

作者:学生父亲孙式建

网络编辑:顾倩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