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教育新闻  区县教育  
中考新闻  高考新闻  
名校会课厅  专题活动    
名师大讲堂  教育论坛
小学新闻  初中新闻  幼教新闻
高中新闻  职专新闻  名校展示
资 讯 互 动 校园动态

尿毒症男孩坚持写日记 望坚持到18岁换肾/图

http://www.e23.cn2007-11-29 09:05:13重庆晨报

12岁,阳光般灿烂的年龄。重庆大渡口区庹家坳小学六年级男孩胡畯鹏却不幸患上了尿毒症。由于无法进行换肾治疗,他只能忍受每隔两天就要进行一次的透析来
维持生命。

    面对死神,胡畯鹏坚持每天写日记来记录自己的生活,鼓励自己要坚强。

    昨日(28日),记者来到胡畯鹏在大渡口区车家坪3栋8单元的家,胡畯鹏正躺在床上休息。由于住院治疗费用太高,他只好在家休养,每周到医院透析两三次。

    孩子突然患上肾病

    说起胡畯鹏的病,妈妈刘小荣摇头叹息:“太突然了。”刘小荣说她有个习惯,每年都要给孩子全面检查一次身体,两个孩子的身体一直没有问题。

    今年1月9日,胡畯鹏下午放学一回家就说困,马上就去睡觉,第二天又这样。刘小荣11日急忙带孩子到市儿童医院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胡畯鹏患上了慢性肾功能衰竭。

    “医生说孩子必须马上住院,要不就只有回家放弃治疗。”刘小荣说,当时她就蒙了,而这一天离孩子上次体检刚好半年。

  换肾希望残酷破灭

    “虽然我们家里经济困难,但说什么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啊。”刘小荣说,当时他们把多年的积蓄拿了出来,并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给胡畯鹏治病。由于胡畯鹏的病已经到了晚期,肾已经基本上没有了作用,不能排尿,全身浮肿,只有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娃儿太可怜了,如果不做透析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是做透析要用两根毛线针粗的针扎到血管里,痛得他直掉眼泪,我们根本看不下去。”刘小荣说,见到孩子这个样子,有好心人建议通过换肾帮孩子治好病,于是6月份一家人来到大坪医院。

    由于胡畯鹏只有11岁(11月12日满12岁),找不到与他匹配的肾源,42岁的爸爸和妈妈就想把自己的肾换给儿子。“当时配型,就他爸和他合得上,他爸想只要能救活儿子,自己少一个肾也没什么,就决定要捐,但医院方面经过仔细讨论,认为这个手术风险太大,做不了。”刘小荣说,42岁的大人给11岁的孩子捐肾,医院说这在全国还没有先例,他们担心大人肾的排量过大,移植到孩子的身上会受不了,就怕到时“两个人都下不了手术台”。

    唯一能让胡畯鹏的病迅速好起来的希望破灭了,胡畯鹏只能靠越来越频繁的透析来维持生命。

    希望坚持到18岁换肾

    刘小荣说,他们现在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坚持到18岁,成年后再进行肾移植。虽然不知道是否能如愿以偿,但他们一家人都在为此而努力。为胡畯鹏治疗的市三院肾内科副主任刘春说,现在胡畯鹏已经到慢性肾衰竭晚期,肾脏已经失去功能,因此只有靠频繁的透析来维持生命。现在该科患此病的病人靠透析生活最久的已有十几年,如果胡畯鹏治疗合理,坚持到18岁也是有可能的。

  写日记鼓励自己坚强

    而在生病的日子里,胡畯鹏坚持写日记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日记就写在笔记本上,虽然是铅笔写的,但字写得非常工整,一笔一划写得都很清楚。在日记中,他记录着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好心人,自己生病的感受,对同学和老师到来的期盼,也鼓励自己要坚强,不能让父母操心。其中一篇很短,他只写了一句话:“今天又快过完了,看着妈妈一天天憔悴,爸爸压力越来越大,我突然想坚强,应该让爸妈放宽一点。”

    对于自己的日记,胡畯鹏不太愿意多说,说话时眼睛有些迷蒙。对于自己的病情他也只说不痛、没事。

    刘小荣说,胡畯鹏最初开始写日记,是源于老师邓洪布置的作业,希望他通过写日记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最开始胡畯鹏并没有坚持,因为右手长期做透析,整条手臂非常痛,手腕处由于长期扎针已经起了鹌鹑蛋大小的包,写起字来非常痛苦。“是我喊他写的,孩子现在不爱说话,我想他写点东西留在那里,如果他走了,我们也有个思念的东西。”刘小荣压低声音说,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她说,现在写日记已经成了胡畯鹏的习惯,每天再不舒服都会写上两笔。(记者 雍黎)

作者:雍黎   网络编辑:白桦 值班主任:白桦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