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小学生当菜贩挣了6元 感受:挣钱不容易
学生们很有感受:挣钱不容易,不喊爸妈买肯德基了!
体验课:卖菜
地点:学校附近菜市场旁边的街道上。
内容:早上5:00起床去采购批发花菜、西红柿、土豆等蔬菜,然后卖掉。
结果:一个上午只挣到区区的6元钱,12个学生每人中午只吃一个5毛钱的白面锅盔。
感受:爸爸妈妈挣钱太不容易了。
首席记者 赖波 摄影 刘晋川
昨日上午,浣花小学二年级三班的同学上了一节特殊的体验课:为了体验父母挣钱的不容易,该班选出学生代表,早上5时起床去批发蔬菜,再用一上午到街头卖掉。一番辛苦下来,12名学生代表一个上午只赚到6元钱,但他们还是有感受:“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批发:起早了头是晕的
早上5时,闹钟响起,家住石人东路的浣花小学二年级三班8岁女孩何明玥被爸爸妈妈叫醒:“起床了!”按照分工,她的爸爸妈妈将带着她和同学胡诗语的爸爸一道,开车去成都的一个蔬菜批发市场采购蔬菜。
何明玥告诉记者,她平常是7时20分起床,“这么早起床,头都是晕的。”她说,胡诗语爸爸的车等在楼下,坐在车上,自己又睡着了,“批发的菜全是家长帮忙选的”。花菜、土豆、西红柿、白菜等等,一共花了70多元,等把蔬菜送到学校时,已经8点多钟了。
吆喝:不好意思开口
8点半左右,在3个老师的带领下,12个学生代表提着蔬菜,抬着电子秤,往菜市场旁边的公园走去。最后,在一个人流量相对较多的街道边,他们铺上塑料布,摆上了蔬菜,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做生意”。
一切准备好了,12个同学却齐齐地站在墙根,谁也不好意思“吆喝”。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邓世杰同学才开始站出来,对一个路过的老大爷拉起生意。老大爷姓刘,和老伴散步路过,看到一群娃娃“做生意”,乐呵呵地来了兴趣。当他听说花菜、西红柿都是1.5元一斤时,好心地告诉小孩子:“市场上要两块钱左右,你们卖相因了!”
买了花菜的刘大爷说:“现在的娃娃,就是该来锻炼一下,好多人不晓得妈老汉赚钱的不容易,一天到晚就晓得乱花钱。”
找补:整不醒豁
“阿姨,买点菜嘛!”邓世杰同学又拉来了一位买主。阿姨买了一棵花菜,放到电子秤上,在输入单价时,学生都搞不懂以是公斤为单位的,输入的仍然是1.5元。“你们这样子,要亏哟!”旁边几位热心的人赶忙帮忙,教了半天,几个孩子才搞懂。
花菜4.47元,买菜的阿姨现场教孩子“四舍五入”,拿出10元。一群学生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找补多少。想了半天,一个女同学拿出了4.5元找给阿姨。“你找对没有喃?”旁边的人不断启发,最后还是邓世杰发现“少了一元”。
结账:赚了6元
一个小时过后,“生意”开始冷清,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才知道“菜可以降价卖”。直到近12时,才全部卖完。孩子们蹲在路边,开始清点今天的收入,一元、一角……五六分钟后,结果出来了:除去批发的70多元成本和买塑料口袋等的开支,赚了6元钱。
带队的该校主任周洋对记者说:“今天赚的钱,按照事先的安排,全部用在学生的午餐上,赚得多就吃好点,赚得少就吃差一点。”6元钱,不能下馆子,买白面锅盔吧,一个五毛,12个同学正好一人一个。
感言
学生:妈妈赚钱好辛苦
王杰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外地人,妈妈就在学校旁边的菜市场卖菜,“我今天才晓得,妈妈他们好辛苦,赚钱不容易。”王杰说。
邓世杰的感受最深:“我妈妈没有工作,爸爸是修电视机的。以前我是晓得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但没有亲自感受,今天我才晓得。以后我不喊爸爸买肯德基了。”
家长:对学生有好处
不少家长对此也很支持,王杰的妈妈吕女士说:“现在的娃娃,不能光是读死书,学校还是要教学生学会生活。我觉得今天的这个课,比平常上10节课效果都好,我相信会对学生一辈子有好处的。”
新闻背景
该校校长胡敏告诉记者,现在的很多学校,忽略了对孩子认识社会、了解生活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走上社会很难适应,再加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该校八九成学生的家长是做小买卖的,所以学校专门在二年级推出“体会父母的艰辛”的主题班会。学生体验卖菜,只是为今天的“主题班会课”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