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教育新闻  区县教育  
中考新闻  高考新闻  
名校会课厅  专题活动    
名师大讲堂  教育论坛
小学新闻  初中新闻  幼教新闻
高中新闻  职专新闻  名校展示
资 讯 互 动 校园动态

海大冒名生报到被查 真假新生身份证信息竟是空

http://www.e23.cn2007-09-28 08:57:20青岛早报
 两个“张涵”身份证信息全是空的

  早报与宁夏媒体联动调查 基本弄清了海大冒名报到新生情况并发现三个疑点

  9月24日,早报报道了海大查出一名宁夏籍冒名顶替的考生的消息,随后本报与宁夏《新消息报》取得联系,对方在当地展开调查。截至昨天,基本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整件事情却暴露出了更多的疑点。

  两地记者联动调查

  根据宁夏自治区招办给海大的回函:“被海大录取的张涵1989年出生,现名为张姣,张涵为她的曾用名。前来报到的张涵不是被录取的张涵。”宁夏《新消息报》的记者张涛和同事就是从这一线索展开调查的。他们通过当地公安部门的户籍系统查到了一名现名为张姣,曾用名为张涵的女生,她的户籍所在地为宁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而记者从海大得到的消息显示,被海大录取的张涵就是金凤区的。

  户口簿显示有曾用名

  9月25日,张涛与同事一起来到金凤区良田镇的张姣家。“当时是中午12时许,张姣正在家中睡觉。”张涛告诉记者,面对突然来访的记者,张姣有些吃惊,说话也含糊不清,只是一再强调她从来没有用过“张涵”这个名字。

  据介绍,张姣去年从一所职业学校毕业,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她父亲回家后,拿出两个户口簿给记者看。记者发现,在张姣的一页中,赫然在曾用名一栏中出现了“张涵”两个字,然而张姣的父亲称女儿从来没有用过“张涵”一名。他告诉记者,去年村上统一将户口本收去在派出所更换新本,自那以后也没留心,怎么现在突然有了曾用名呢?另一个户口簿的户主是张姣,张姣的父亲解释说女儿上班后,就给女儿分户,办了一个户口簿。为什么户口簿上会出现这个曾用名呢?当天下午,记者来到金凤区良田镇派出所核实,值班民警说户籍警正在休假。

  两个张涵同属一个辖区

  9月26日,《新消息报》的记者来到金凤区招办,负责人王伯东告诉记者,中国海洋大学发来的函他们已经收到,他们经过调查得到的信息是:张涵原名张姣,曾用名张涵,1989年9月2日出生于金凤区良田镇砖渠村,身份证号为64011119890902××××。今年4月,该考生以社会考生身份在金凤区教育局考试中心报名参加高考,经过审核,符合报名条件,予以报考。另外,在良田镇派出所辖区还有一个叫张涵的,身份证号为64011119880902××××,今年8月没有参加高考的她将户口迁往中国海洋大学,所以这个张涵是冒名顶替者。

  王伯东说,经过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发录取通知书4个程序后,他们的工作程序就结束了,至于张涵将录取通知书给谁去上学就是她个人的事情。招办经过调查发现,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的都是身份证号为64011119890902××××的张涵的照片,但另一个张涵却拿着录取通知书和一个伪造的准考证去报名。

  王伯东表示,这是一个极为愚蠢的举动,因为现在大学报到时,电子档案一打开,所有的信息一览无余。王伯东告诉记者,目前有一些大学在录取通知书上附有被录取者的照片,这样,就会打消一些冒名者的念头。

  两个身份证信息全空

  更让人不解的是,《新消息报》的记者通过宁夏公安机关查询这两个身份证时,都显示没有任何信息。记者咨询青岛警方了解到,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排除是假身份证的可能。凑巧的是,记者探访的张姣的身份证和1988年张涵的身份证号码只有后四位不同,即二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样,张娇和两个张涵的这3张身份证除了派出所的录入地不同外,都相差无几。

  由于报考的张涵无法找到,两个身份证的主人都无法查询,这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还有多少内幕仅靠两地记者的能力尚无法完全弄清楚。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疑点,只能随着警方的介入一点点揭开。
作者:臧旭平   网络编辑:谭燕 值班主任:谭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