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 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
正如该教材编委薛川东所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记者采访了第一线的编委,听他们讲述这套教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我们碰了以前不敢碰的东西
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高中的语文教学将要一分为二,其中东城、西城、朝阳等九个区县将要使用一套全新的教材。
“我们比北京此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还要新”,北京版语文编写组成员、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薛川东说,新就新在它带有很强的实验性。
目前这套正式出版的教材还未上市,新入学的高中学生要到开学后才能看到。记者从北京出版社拿到了这套教材,发现确实有很多新变化。
网络语言也成为一堂高中语文课
让人注意的是,在这套教材的推荐选修课部分,收入了一篇《新鲜的网络语言》。
“这篇是北师大岑运强教授写的。本来是请岑教授提供别的内容,但他后来提供了这一篇。我们一看,感觉不错。”薛川东说。
网络语言怎么也会成为中学生的语文课?对于记者的这个疑问,薛老师反问道:“这要看你怎么正确认识这些网络语言?有些新的词汇,可能汉语词典在第8版第9版就要新加进去了! 比如‘整合’这个词,在1998年以前的中国任何辞书里都没有。”
在编写人员看来,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这种新鲜事物谁也阻挡不了,它随时在产生和更新之中,我们选入这篇《新鲜的网络语言》,也是表一个态——时代在发展,新的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
薛川东说,在之前进行的试教中,曾有一个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觉得写得不错,就批上了“有品”二字。学生很高兴,觉得跟他们使用的是相同的语言。
再比如“:-)”、“:(”等表示心情的符号,符合孩子们的情感特点,在课文中向学生做介绍,“这也很正常。他们迟早要接触,谁也改变不了,不如正确的引导。”
此外,这套教材还提倡学生对小说与诗歌的写作。
编写人员大都是、或者曾当过语文教师,在自己多年的教学中,也都发现学生很爱写诗,觉得不妨索性提倡学生练一下。
至于小说,等于就是在记叙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虚构。在试教中,有的老师就把学生的写作出了集子,学生们都很喜欢。
记者看到,在必读课第三册的“外国诗歌”第三单元,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中有两道题颇有新意。第一道是要求学生自己选取课文中的一首诗,配上音乐,朗诵并录音,然后把音频文件提交到“虚拟教室”(该课程的班级局域网)的“语文论坛”上;第二道题则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爱》,写作一首小诗,发表到“语文论坛”上。
- 北京23所一本高校7月18日起再征志愿补录462人(2017-07-19)
- 北京3.5万岗位"特供"毕业生 鼓励投身雄安新区(2017-07-10)
- 北京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发布 "6选3"成绩分为五等级(2017-07-07)
- 北京市2017年高考志愿批次设置及填报时间安排(2017-06-09)
- 北京高考:数学题注重传统文化 文理科均考“围棋”(2017-06-09)